山东“好吃”地图 有“它”默默守护
大众新闻 09-23原创

农业保险,田野间悄然撑开的“隐形伞”,粮囤旁静静立着的“定心石”。2004年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保险作出专门部署。农业保险,已成为促进“三农”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
山东是农业大省,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是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地及生猪调出大省。近年来,山东财政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农业保险资金需求,稳步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逐步构建起“中央保大宗、地方做特色”的保障体系。
目前,全省已开展中央险种12个,包括三大主粮作物保险、棉花、马铃薯、花生、大豆、制种保险等种植业险种,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公益林、商品林保险等森林保险。省级险种11个,包括温室大棚、苹果、桃3个产量保险,以及大蒜、马铃薯、蒜薹等8个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深入实施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山东鼓励引导市县开发水产品、畜产品等特色险种达102个,统筹拨付奖补资金3.64亿元,同比增长6.44%,更好满足农户多样化保险需求。
2021-2024年,省财政分别统筹拨付农险保费补贴资金33.06亿元、37.48亿元、44.7亿元、45.72亿元,政策带动下,2021-2024年,全省(不含青岛,下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由52.08亿元提高到66.18亿元,风险保障水平由1229亿元提高到1704亿元,年均增速达10%,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防火墙”和“安全网”功能日益显著。
2025年,山东统筹拨付保费补贴资金44.51亿元,支持开展大宗及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今年1-6月,全省政策性农险保费规模达34.37亿元,为657.66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70.15亿元,稳住了农业保险发展“基本盘”。
打破全省统一费率,山东科学实行风险分区和差别费率,增强费率设定的精准性;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小麦、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保额分别提升至1000元/亩、1150元/亩、950元/亩;提高省级补助标准,省级财政平均补助比例提高至30%以上,进一步减轻基层财政负担;降低保险费率,根据承保理赔情况动态调整费率,小麦、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平均费率分别降至3.2%、4%、4.42%,居各省最低水平;降低保险起赔线,由20%—30%下调为10%,更好维护农户权益。2024年,全省三大粮食作物投保率达93%,超出中央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70%的目标23个百分点,完全成本保险投保份额达94%,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保险,现在还有了“数字羽翼”。山东健全完善山东省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省农险保单级数据线上提报、线上审核、合规校验、资金审批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让政策落地更高效、更精准。以玉米和冬小麦为精准投保理赔试点作物,山东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采集主粮作物种植地块位置信息,核查投保理赔数据,对农作物长势和灾情进行监测,实现投保总量精准化、种植大户投保精准化、理赔定损精准化。农业保险中存在的工作量大、数据采集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正被逐步破解。
(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 视频制作 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