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学生血铅异常:有患儿前往西安就医 需药物排铅后补钙等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07-03原创

检查报告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1日,甘肃天水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

目前,对血铅异常幼儿的医治和营养干预、心理疏导等工作正在科学有序进行。已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将严肃追责。其他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据了解,当地已成立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200多份检测样本已送至甘肃省疾控部门复检。

经知情人和家长证实,涉事幼儿园为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

据澎湃新闻报道,天水市麦积区妇女联合会此前发文称,褐石培心幼儿园创办人李慧芳是“一名承载着梦想投身于幼教工作的创业者”。2009年,李慧芳创建了第一所幼儿园——慈爱幼儿园;2015年创建了旗下第二所幼儿园——慧凡渭北幼儿园;2018年,李慧芳又在麦积区创建了定位高端的蒙迪爱幼儿园、褐石培心幼儿园。不过,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褐石培心幼儿园成立于2022年,业务范围是“日托制学前教育”,注册资金50万,法定代表人是朱敬琳,该企业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由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9月28日签发,有效期至2027年9月27日。

事发后当地曾组织对孩子进行检查

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事件发生后,部分家长患儿选择前往西安治疗。

7月3日傍晚,海报新闻记者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见到了部分前来就医的患儿及家长。

关于孩子为何会血铅超标,家长目前还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据澎湃新闻报道,有家长称:“只是说源头是食物,具体什么食物没有告知我们。”

据了解,该幼儿园提供“三餐两点”,“三餐应该都是幼儿园食堂做的,两点里有些食物应该是买现成的,比如果丹皮之类的。”一位家长告诉海报新闻。

“当时是一两个孩子在检查中发现血铅,之后该消息在家长中传开。”一位家长告诉记者,7月1日晚,幼儿园召集家长前往园内商谈,“当时政府领导,天水某医院的领导都来了。我们希望相关部门给我们作出检查结果真实的承诺,但没有承诺,当时已经有孩子查出血铅超标,当地也没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让我们参考。”

该家长表示,幼儿园7月2日早通知全体幼儿分批次到幼儿园进行体检。

在西安市就医的部分患儿已经拿到检测结果,一位家长出示的报告单显示,血铅检验值为305微克每升,而儿童的正常参考值应该小于100,“我自己也测了,是25.3,所以我的生活环境里肯定不存在引发血铅超标的因素。”

目前家长们还不知道孩子的血铅是从何时开始超标的,但回想起此前孩子的症状,有家长猜测孩子血铅超标已经有一段时间,“目前幼儿园孩子出现的症状里,轻的是拉肚子,呕吐,严重一点的有掉头发,牙齿发黑的。”

“目前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先通过药物排铅,大概是三天,因为排铅过程中钙等微量元素也会流失,所以排完后要补充钙等,这样一个疗程就算结束。等十天后再来医院检测,根据血铅水平进行下一步治疗。”一位家长称。

该医院住院部护士称,目前(7月3日晚)病房已满,暂不能收治新的患儿,但明天(7月4日)可以加床。

“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相关文章内插图

国内知名连锁医院卓正医疗关联的公众号“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曾发文科普血铅有关知识,文章作者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卓正儿童保健科、发育行为专科医生钟乐。

该文章提到,2006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限值标准为100微克每升,2021年多家权威卫生医疗机构及高校联合拟定了《0-6岁儿童血铅参考限值标准》建议将标准下调到50微克每升。

该文章表示,最低水平铅暴露可能无症状,或者出现学习和记忆力下降、语言能力下降、多动症或多动症的早期迹象、智商降低、言语和听力功能受损;低水平铅暴露则可能出现肌痛或感觉异常、轻度疲劳、烦躁、嗜睡、偶尔腹部不适;中度铅暴露则可能出现关节痛、全身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肌肉过度疲劳、头痛、震颤、弥漫性腹痛、呕吐、体重减轻、便秘等;高水平铅暴露则会出现轻瘫或瘫痪、脑病、可能突然导致癫痫发作、精神状态改变、昏迷和死亡、牙龈上的铅线(蓝黑色)、间歇性、严重的腹部绞痛。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血铅异常,上述文章提到,首先不给孩子使用偏方药物,很多偏方药物里可能含铅或汞、砷等重金属,特别是一些地区传统习惯给新生婴儿护理皮肤用的黄丹粉或红丹粉,会导致儿童严重中毒。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也避免使用偏方药物、黑膏药等。平时重视卫生;购买靠谱的日用品,购买玩具、文具选择大品牌的,尽量不买多巴胺色系;更加防范二手烟、三手烟;减少不必要的危险接触,例如旅游时,不好奇去买当地的草药、香料、化妆品等。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嘉伟 张海振 西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