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省200元!玉米“智能饮水机”如何让沙地变粮仓?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07-03原创

在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金谷家庭农场,沿黄的沙性土地结构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微生物活性低,曾是制约玉米增产的因素。传统大水漫灌难以保障玉米群体整齐性和水肥供应。
农场主石林林夫妇应用了由青岛农业大学姜雯教授团队研发的“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滴水出苗、水肥精准按需供给”,有效应对了玉米生育期干旱缺水和中后期追肥难题。
据姜雯教授介绍,在沙性土壤上应用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节水25%、节肥15%、增产15%以上。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向雨瑶 通讯员 刘明明 彭月勇 曹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