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里的“五个淄博”|剪纸守艺八十载!淄博“非遗奶奶”带萌娃赶集传匠心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05-04原创

5月3日,淄博市文化馆非遗课堂里,89岁的郝萱林手持银剪,在红纸上游走如飞:“剪纸要心到手到,剪子就是画笔。”孩子们屏息凝神,彩纸翻飞间,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淄博兔”跃然掌心。郝萱林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9岁起便能独立创作,在执剪八十载里,将淄博历史融入剪纸,《齐国故事》《聊斋志异》等作品屡获参展,深受内地及港澳台文化爱好者青睐。
课后,孩子们跟着“郝奶奶”走进“五一淄博非遗大集”。木雕师傅正雕刻大肚弥勒佛,蛋雕艺人在鹅蛋上雕出精美镂空纹样;琉璃匠人制作的“多子多福石榴”摆件,成了游客争相合影的热门展品。“瞧这木纹,和咱们剪纸的线条一样,都是手艺人的呼吸。”郝萱林轻抚木雕解说,孩子们专注点头。从剪纸课堂到非遗市集,这场跨越八十年的接力,正通过老人布满茧花的双手,将文化基因悄然植入童心。(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