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临清“三方联动”体验真实考场 以“亲身实操”应战体考改革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04-20原创

大众网记者 刘璐 贾国良 聊城报道
为深度把握中考体育改革要点,精准指导教学方向,4月19日,临清市教体局组织全市开展2025年体质健康模拟测试。与常规考试不同,本次活动中,临清市教体局班子成员、各中小学校长及体育教师不仅全程督导,更亲自下场参与测试项目,通过角色转换体验学生视角,为优化训练方案提供“一线数据”。
领导班子“考生视角”找痛点,校长教师示范动作立标准
下午四点,临清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楠率班子成员早早抵达考点,逐一检查智能AI测试设备、电子计时系统及医疗应急站点。实验高中室内体育场、操场被划分为50米跑、引体向上、肺活量等标准化考场,各区域由持有中考裁判员资质的体育教师担任主考。
“800米测试要注意调整呼吸节奏,学生日常训练容易忽略细节!”在模拟测试现场,胡楠亲身体验中考体育项目。他坦言,部分项目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标准动作与惯性习惯的差距”可能成为扣分关键。更有体育教师组成“示范小组”,在引体向上区轮番上阵,用规范动作对比学生常见错误。“许多孩子引体向上时靠手臂发力,但实际需要腰腹联动。”第一中学初中部体育教师王振在试炼后,结合发力轨迹图,向老师们讲解动作要领。
从“指挥者”到“体验者”,精准把脉教学短板
本次模拟考最大亮点在于"全流程复刻":从检录入场到项目轮转,均采用与正式考试相同的电子播报系统;立定跳远垫、坐位体前屈等均配备智能传感设备,实时生成成绩报告。"过去训练中,部分学生存在手臂伸长偏差,但肉眼难以精准判断。"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体育健身中心主任郝书鹏表示,通过AI设备捕捉动作轨迹,帮助学生更精准得知实际数据。各项测试结束后,后台将及时生成体测数据,以便学生更好了解自身身体素质。同时对于新设备的体验状况,各老师将使用感受量化,以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心理建设贯穿全程,考后服务闭环管理
"深呼吸,注意摆臂节奏!"在50米跑起点处,临清市新华中学班主任体育教师赵贺军为每名老师进行心理疏导的示范。教体局特别要求各校将心理调适纳入备考体系:考前一周开设"体考心理课",考中由班主任跟踪学生状态,考后安排专职心理教师开展团体辅导。临清市明德中学更推出"体考盲盒"活动,通过随机抽取鼓励语纸条缓解焦虑情绪。经历过模拟考的口令声、倒计时,真正上考场时会更从容。
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教科研训中心主任时磊在采访中表示:"中考体育改革不仅是体能测试,更是育人过程。通过领导班子下沉、校长教师联动、科技精准施策,我们构建了‘教、练、测、评’一体化机制。"
据悉,临清市将建立校际帮扶机制,推动城乡学校共享优质训练资源,让体育教育改革的红利惠及每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