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明白|智能汽车狂飙时代,创新与安全如何并行?

昨天11:21 原创

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一场车祸带走了三个年轻的生命,也让小米SU7陷入舆论漩涡。这场悲剧的震撼之处,不仅在于生命的骤然消逝,更在于它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的深层辩证关系:当企业高喊“科技平权”“颠覆未来”时,如何让技术的突破真正服务于人? 技术创新需以敬畏为锚点。越是追求颠覆性创新,越要以敬畏之心守护安全底线。

汽车的本质是载人工具,安全永远是技术创新的坐标原点。若企业将“上市速度”置于“安全验证”之上,将“功能堆砌”凌驾于“用户场景”之前,无异于动摇行业的根基。技术中性,责任有界。事故责任划分需以交警部门权威调查结果为准,任何技术缺陷或责任归属的结论都应建立在专业鉴定基础上。但这一事件本身为行业提供了反思契机:智能汽车企业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亟需建立与技术复杂性相匹配的风险预案体系和公众沟通机制,确保技术中立性不因责任界定模糊而异化为风险放大器。从ChatGPT到DeepSeek,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千行百业,智能驾驶的进化亦不可逆。但技术越先进,越需清醒:智能汽车不是实验室里的玩具,而是穿梭在真实道路、承载着鲜活生命的交通工具。真正的“科技以人为本”,是用极致安全支撑用户体验,是在广告中明确标注“辅助”二字,是在每一次OTA升级时优先修复安全漏洞。当车企的初心从“颠覆”回归“敬畏”,让智能驾驶真正成为安全的伙伴而非流量的工具,这才是科技与人性共生共荣的应有之义。文案:王新蕾 出镜:王欣怡 摄制:刘明顺制作: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