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庄街道开展户外体育游戏观摩展示暨幼小衔接教研活动

大众网·海报新闻    2024-10-30原创





为全面做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减缓衔接坡度,推动户外体育游戏高质量开展,10月29日,在高庄街道教育办公室组织下,高庄中心、实验两所幼儿园与中心、安仙两所小学携手,围绕幼儿身心准备之健康领域运动专题,开展户外体育游戏观摩展示暨幼小衔接教研活动。街道教育办公室亓建明、郭秀云、亓澍川等相关负责人及全处幼儿园园长、部分教师、家长代表参会。




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观摩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认真观看各个区域游戏活动设计,用手机、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思考如何立足儿童视角设计游戏环节、丰富游戏内容,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幼儿发展。



中心幼儿园游戏展示活动按照小中大三个级部依次进行。各班教师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健康领域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幼儿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及发展需求,秉承一物多玩的原则,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小班教师基于幼儿兴趣点,从常见的呼啦圈、沙包等小型轻器械着手,创设情景丰富的游戏环节,让幼儿萌发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中班教师注重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以报纸为着力点,通过个人、合作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及自主性。大班教师以篮球、沙包作为切入点,更加注重于幼儿技巧型训练。“十字传球、螃蟹运球、趣味投篮、夹脚花样跳、高空抛接跳”等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设计,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创新玩法,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




实验幼儿园游戏展示活动按照区域场地划分依次进行。幼儿园基于幼儿原有经验及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园内的场地和自然资源为幼儿打造了沙土区、体能大循环、种植园、户外建构、角色扮演、骑行区等多样的运动场地,在运动器械和自然材料碰撞中让幼儿尽情感受运动的活力与快乐。“小厨房”区域深受幼儿喜爱,投放的厨具餐具供儿童自主探索和体验,满足幼儿对“过家家”游戏的渴望和社会认知的需求,对提升动手能力和丰富生活经验有积极作用。“体能大循环”跑酷区域由教师挖掘户外功能自发参与设计完成,造型多样的轨道设计激发了幼儿参与和挑战的欲望,发展了幼儿平衡性、反应速度、耐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实现了户外游戏场域的科学优质。




活动中,亓建明首先对两所幼儿园为幼小衔接提供观摩场地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作为幼儿教师要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正确理解游戏的本质内涵,善于挖掘家庭、周边社区可利用资源,在环保节约的基础上解决材料单一、物品匮乏等问题,同时依托传统文化,立足乡村幼儿园本土特色创新游戏形式、丰富游戏材料,让幼儿有权利玩、有时间玩、有地方玩、有兴趣玩,以游戏带动幼儿全面发展。



随后,中心、实验幼儿园李心静、孔英两位老师就本园户外体育活动具体落实情况与大家进行了现场分享。李心静围绕“理念引领、户外活动的具体实施以及活动成效与反思”三方面阐述了游戏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运动能力水平,合理利用现有场地空间,进行平衡区、攀爬区、跨跳区等多区域分层设计,为教师从多元化、开放性的角度有计划地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提供了新路径。孔英从“幼儿园开展户外游戏的意义、户外游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户外游戏的有效策略、优化户外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四方面细致分析户外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乡镇幼儿园物料匮乏问题就怎样立足现有材料创新游戏形式,更好体现“一物多玩”游戏理念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观摩活动结束后,亓澍川主持了专题教研会议。老师们结合两所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围绕活动目标、游戏设计、教师观察和指导、幼儿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点评。大家各抒己见,总结活动亮点、反思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需要共同探索如何依托户外游戏促进幼小有效衔接的优化策略。



聚焦体育游戏,共话幼小衔接。此次户外游戏展示活动充分发挥了示范园辐射引领作用,提升了教师游戏活动开展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下一步,高庄街道教育办公室将不断强化教师理论知识学习,搭建理论与实践整合平台,在儿童视角下不断探索幼儿园的“真游戏”,真正实现把“游戏主动权”归还儿童。(通讯员 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