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中兽医文化焕发时代活力,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智针无邪”实践团队,近日深入山东省青岛、日照、烟台、淄博、济宁、潍坊6市,以“科技赋能传统针灸,银针守护动物健康”为主题,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团队通过技术推广、文化宣讲、实地调研等形式,将传统中兽医针灸与现代智能科技深度融合,为动物健康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
蓄势待发:传承中寻创新,实践中谋突破
活动筹备阶段,“智针无邪”团队通过线上问卷调研、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中兽医针灸在动物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团队成员在国家级中兽医师杨海燕教授的指导下,深入教学动物医院学习针灸技法,并结合现代临床需求,明确了“智能电针仪推广+文化宣讲”双线并行的实践方向。团队累计设计调研问卷200份,覆盖山东省内60余家动物医院及养殖场,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数据基础。
图为团队进行问卷调查
深耕一线:银针系民生,科技助振兴
实践团以“针灸技术推广+文化传承”为核心,深入青岛天颐动物医院、济宁汇宠动物医院、潍坊潍宠汇动物医院等30余家机构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养殖户进行多维度对话,系统调研中兽医针灸的临床应用痛点。调研发现,传统针灸因穴位定位难、疗效评估主观性强等问题,普及率不足20%。针对这一现状,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电针仪,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形式,向从业者展示该设备在穴位精准定位、刺激参数智能调节、疗效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突破性优势。
图为团队于美联众合动物医院进行应用调研
文化赋能:守正创新,让千年针灸焕发新生
实践团同步推进中兽医文化宣讲活动,累计举办专题讲座12场,覆盖从业者及养殖户800余人次。在烟台中宠股份宠物营养健康研究所,团队以“针灸古籍与现代科技对话”为主题,结合中兽医针灸经典文献,阐释针灸疗法的历史脉络,并展示团队研发的智能电针仪;在青岛市搜救犬中心,团队成员用智能电针仪为工作犬实施针灸治疗,现场展示其对运动损伤修复的显著效果,赢得一线训导员的高度认可。
图为团队于青岛市搜救犬中心进行产品试用
成果丰硕:科技扎根泥土,银针点亮希望
本次实践累计向30余家动物医院推广智能电针仪,服务患病动物超50例,显著提升了针灸疗法在宠物医疗与畜牧养殖中的应用率。调研数据显示,参与机构对中兽医针灸的认知度从35%提升至78%,智能设备的使用意愿达90%。并且对团队的此次实践活动展现高度认可,表示在此后会提高中兽医针灸的使用率。
“传统针灸结合现代科技,让更多动物免受病痛,这是中兽医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实践团负责人张馨月表示。
图为团队成员用自主研发的动物用电针仪对赛马进行治疗
青春献祖国,实践出真知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学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传统中兽医针灸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智针无邪”团队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智能电针仪创新升级。“智针无邪”队员将继续秉承“科技赋能传统针灸,银针守护畜牧健康”的信念,为传统中兽医传承与发展望未来:以青春之名,续写中兽医针灸传承新篇章。(周世忠 王传兴 赵静)
图为团队成员与研发产品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