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扎实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助力残疾人精准康复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4-08-09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近年来,荣成市扎实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精准康复服务有效衔接,持续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

 以点带线、延伸触角     打造覆盖全面“康复新格局”

 出台《关于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残疾人确定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并列入公共卫生管理考核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市卫健局为主导、全市24处基层医疗机构为节点,为每名残疾人签约一名家庭医生顾问,采取“网格化管理、签约式服务”形式,为残疾人优先签约、优先服务。聚焦残疾人日常护理、康复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精神病服药、居家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等救助服务,让残疾人康复有信心、有目标、有“医”靠。2024年签约残疾人1.5万余名,签约率达94.6%。

一户一档、分类施策    做到康复服务“个性化定制”

 建立“A+1+X”签约模式,“A”为筛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1”为签约服务基础包,“X”分为残疾人助残包、慢病包、“一老一小”包等。根据残疾人群体特殊性,设置筛查、诊断、转诊、康复等环节,提供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全市筛查、转诊残疾人2300人,56名成人肢体残疾人得到住院康复治疗救助,1200名精神残疾人得到重精“兜底”救助服务,185人得到精神病免费服药救助,96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得到三个月免费居家康复服务救助,133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训练救助,1669名残疾人免费适配2049件辅助器具,康复需求服务覆盖率100%。 

资源整合、服务下沉     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立以市直4家医院专科医生与医疗设施为主导,辖区内24处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残疾人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按照定机构、定人员、定时间的“三定”原则,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及康复服务。签约医生采取“集中+入户”形式,不定期上门巡诊、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预案,建立健全残疾人健康档案。市直医院依据健康档案信息,通过对口康复指导、专家坐诊、“线上”远程会诊等形式,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问诊、治疗和康复指导等服务,节约看病时间,打通残疾人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残联康复部、荣成市残联)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