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融合创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建设”交流会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举办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05-12 21:39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5月10日,2025“融合创新、AI赋能课程教材建设”交流会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召开。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曾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出版事业部主任刘茜、校(院)长段培永、副校(院)长许崇海出席会议,国内外高校百余名专家、学者、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许崇海主持。

曾宪文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出台“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推进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支持高校组织编著“人工智能+”高质量教材,建设新形态数字教材,迭代传统教材的编写、呈现和展示形式。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省内高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共同体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资源优势与创新能力,汇聚各方智慧,以技术赋能教育,以创新驱动发展,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课程教材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段培永向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数智时代,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建设。一是夯实顶层、工程引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改革工程、数智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教-学-管数字素养培养工程”。二是聚焦资源、探索路径。研发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出版人工智能通用教材,举办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开展人工智能学科竞赛,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实训和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契合AI产业需求、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人工智能优秀人才。三是融合创新,科教育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攻关,发挥教育、科技、人才集成发展优势,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切实推进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许崇海在主持会议时表示,面对学科交叉融合与复杂社会挑战,通识教育是重塑人才素养的关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还激发他们对前沿科技的兴趣与探索精神,为我国人工智能长远发展蓄势赋能。

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曾宪文、段培永、刘茜、山东大学本科生院王芬院长、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乔翠霞共同启动“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建设。

会议由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同体承办。大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刘银水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嵩天教授、山东大学郝兴伟教授等作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