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焦桥镇:驻村蹲点助“三划”落地 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邹平融媒

05-06 22:28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走进邹平市焦桥镇后三村的共富大棚,20个蓝色循环水养殖桶整齐排列,万余尾黑鱼苗在智能化水循环系统中欢快游动。焦桥镇牛家责任区党总支书记孙建涛介绍道,后三村驻村干部创新“外出取经+本土孵化”模式,组织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习,精准选购了经济型养殖设备,在养殖方式和销售渠道上做足了“功课”,为接下来的项目拓展提供了保障。

在养殖链条上,后三村与西董街道西赵村养殖基地建立了“鱼苗供应-技术指导-订单回收”全链条合作,推动黑鱼养殖二期项目当年投产见效。仅投资35万元,就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让“循环水养出致富鱼”从愿景变为现实。

四月春潮涌,实干正当时。自“驻村蹲点月”活动开展以来,焦桥镇10个驻村工作组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三划”项目落地生根,通过特色种养、物业经济、村企联建等多元发展模式,绘就了一幅集体经济“多点开花”的生动图景。

在孙庄村2亩废弃湾塘边,5000尾草鱼苗搅动一池春水。“沉睡资源”的唤醒工程让村党支部书记孙甲田算起了明白账,“按每条鱼8元纯利,年底村集体钱袋子能鼓起至少3万元。”前大城村创新“土地入股+合作经营”模式,将15亩闲地转化为2个现代化鸭棚,通过固定分红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7万元。

从杂草丛生的荒塘到鱼跃人欢的聚宝盆,从撂荒地到标准化养鸭场,资源盘活的“点金术”正在重塑乡村经济版图。

东南村磨坊轰隆作响,金黄的玉米化身精细面粉;西营村物业服务中心,保洁工具整装待发;刘套责任区农资集采车辆穿梭如织……“今年以来,焦桥镇‘三划’项目通过建立‘两周一调度’推进机制,5个项目已经做好了首季验收准备,其余16个项目正按‘时间表’稳步实施。”焦桥镇党建办副主任刘晓说道。

百万蛋鸡产业园项目将实现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后三村黑鱼养殖基地瞄准规模化发展,全镇农业托管服务项目推动“小田变大田”......焦桥镇将统筹“万村共富”等项目资金,重点打造三大引擎项目, 让集体经济“多点开花”。“我们既要让现有项目结出硕果,更要培育具有焦桥特色和区域带动力的龙头产业,真正实现强村共富。”焦桥镇党委组织委员段冉冉如是说。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