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与古会——宋陆京山水画精品展”座谈会暨广州画院写生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东莞举行

文化视界

04-28 16:29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4月25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指导,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主办,广州画院、牡丹书画院协办的《意与古会——宋陆京山水画精品展》座谈会暨广州画院写生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隆重举行。

开幕式现场

广州画院写生创作基地揭牌仪式

宋陆京向可园博物馆捐赠作品

嘉宾合影

《意与古会——宋陆京山水画精品展》学术座谈会由岭南画院副院长李志国主持。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们对宋陆京的山水画作品及其专业的艺术语言表达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岭南文化艺术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对广州画院写生创作基地作为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的重要平台表示了热切期待。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展览、写生创作等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本土文化的多元化创新发展。

座谈会现场

东莞市政协副主席、东莞市政协书画院院长梁佳沂

梁佳沂:当前,东莞正迎来从制造业名城向国际文化都市转型的重要机遇期。文化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政协书画院将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世界。东莞将以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开放的城市精神,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馆长赵长庆

赵长庆:可园博物馆作为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与国家二级博物馆,将以本次宋陆京山水画展与广州画院写生创作基地挂牌为契机,深化馆园共建,拓展文化交流,丰富社会教育功能,持续推动岭南画派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生,进一步提升可园作为文化高地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小明

潘小明:非常高兴出席《意与古会——宋陆京山水画精品展》并见证广州画院与可园博物馆写生创作基地揭牌。宋陆京院长在山水画领域的艺术成就极高,作品格局宏阔、汇通文雅、融贯古今中西,展现出深厚的笔墨功力与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尤其在大写意领域,宋院长已打通气势与笔墨的关键,艺术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

陈俊宇:宋陆京院长在政务工作繁忙之余仍能高产创作,令人敬佩。他的作品融汇古今,笔墨雄健,体现了深厚的人格修养与艺术精神,将个人性情与笔墨完美结合,展现了艺术本真的率性与灵动。宋院长的小品中蕴含气象万千与丰富想象,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极高的文化自觉,给人以极大启发。

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

宋陆京:今天非常感动能与众多老朋友相聚,感谢赵馆长和李馆长的邀请。这次展览虽然叫“山水精品展”,对我来说更像“小品展”,展示了我的一些近期作品。我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表达当代人感受的作品。我的创作理念是“做人真,画画也真”,力求笔墨自然轻松。尽管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创作时间少,画画仍是我最大的快乐。感谢大家的支持。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钟瑞军

钟瑞军:宋院长作品的造景能力和意境特别好,每一幅小品都非常值得推敲,充满趣味性。他的作品吸收了西方元素,但依然保持了中国画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宋院长的画作通过独特的线条展现了强大的气势,不仅仅是技法的体现,更是文化的表达。

江门美术馆馆长王畅怀

王畅怀:可园博物馆在运营推广上的成功经验,对江门文旅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宋陆京院长作品兼具深厚书法功底与传统笔墨精神,线条精美、气韵生动,体现了新中国画应有的艺术高度。

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创研部主任陈川

陈川:宋陆京院长打通了绘画与园林精神,作品气韵贯通、高远自然。宋院长站得高、扎得深、持续深挖,兼具天赋与勤奋,创作灵感思路源源不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期待宋院长在岭南画坛如大树参天,成就更高艺术峰顶。

佛山画院创作部主任邱大尉

邱大尉:佛山画院代表对此次活动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宋陆京院长作品根植传统,融汇岭南灵动气机,展现出当代笔墨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令人敬佩。感谢可园博物馆搭建平台,并诚邀宋院长及嘉宾未来到佛山展览交流,共同推动佛山美术事业发展。

广州画院拓展部副主任王卓

王卓:作为本次研讨会唯一的油画代表,我感受颇深。宋院长作品厚重沉实,在线条与精神表达上,与梵高、塞尚等印象派大师,以及波洛克等现当代艺术家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今天的展览,我更加体会到国画精神与西方艺术在本质上的相通之处。

广州画院专职画家陈辉荣

陈辉荣:非常高兴参加宋院长精品展,首先表示热烈祝贺。与宋院长多年合作,我深感其书法篆刻功底深厚,绘画风格帅真直接,将北方优秀的文化传统带入岭南,值得学习。岭南美术虽重写生,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吸收仍有提升空间。

广州画院资深艺术家陈一峰

陈一峰:宋院长的作品气势恢宏,尤其是他的书法与绘画的融合,展示了与其他画家不同的艺术高度。他从北方到南方,再到全国各地,阅历丰富,创作风格也因此更为深厚。他的画作痛快淋漓,展现了他内心的真挚与力量。书法对于他的创作至关重要,也为他的画作增添了独特的韵味。相信宋院长的艺术之路将越走越远,祝展览圆满成功。

书画收藏家何伟邦

何伟邦:宋陆京老师的作品能在这里展出,标志着东莞文化事业的进步。宋老师的画作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底蕴,笔法和构图日渐成熟,作品主题广泛,风格独特,融合了北方与岭南的画派特点,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期待宋老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民建中央画院广东分院秘书长陈庆登

陈庆登:宋院长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的精髓,同时也融入了强烈的当代性,作品中的笔触和气韵,令人感受到大师的气息,感染力非常强。宋院长不仅扎根于传统创作,又能在作品中展现独特的个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可读性。他对艺术的坚守和创新思路,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中国画的未来充满期待。我敬佩宋院长,并希望他继续引领中国画的创新之路。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田林屹

田林屹:我感受到岭南画派深厚的根基与独特的地貌。宋陆京院长的作品展现了中原文化与南方绘画的融合,同时也融入了北方草原的思维方式。这种多元的文化交织,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触动。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郭楚开

郭楚开:宋老师的作品气魄十足,尤其在大画面上的表达非常直率,展现出雄厚的力量与悲壮的情感。他画面中的大胆色块和留白,给予我极大的创作灵感。宋老师的艺术风格让我认识到,艺术创作不拘一格,直率的表达最能触动人心。

岭南画院典藏研究部主任张志峰

张志峰:宋院长的作品融合了帅真与添趣,展现了山水创作的独特魅力。2021年的“天知地雅”展览更是深刻启发了我。他的书法和篆刻功力深厚,作品具有浓厚的当代艺术气息,展示了独到的收藏见解。岭南美术馆已收藏宋院长的16开作品,极大丰富了我们的典藏系列,感谢他的贡献。

岭南画院典藏研究部研究员赵德翰

赵德翰:宋院长的绘画艺术深植传统,融入时代气息,且富有哲学内涵,展现了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开阔的胸襟,令人敬仰。可园博物馆作为岭南学派的策源地,本次展览展示了古今交融的艺术风格,深刻体现了时代力量,并产生了共鸣。

南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军献

朱军献:宋院长的作品呈现了两个方面:一是宏大叙事,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繁荣与岭南经济的蓬勃发展;二是个性自强的写意作品,展现了艺术家深刻的哲学与生活思考。宋院长在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学的积淀极其丰富,作品契合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真谛。期待宋院长更多写意性作品的蓬勃发展。

一级美术师、岭南画院副院长、广东省青年美协副主席李志国主持座谈会

此次展览以“意与古会”为主题,汇集宋陆京近年来创作的近百幅山水写生精品,全面呈现其对笔墨语言的探索以及艺术精神的传承。宋陆京的艺术生涯跨越河南、岭南与京城,其作品烟云缥缈、气象万千,融合了不同地域的质感,既有中原的雄浑气象,亦有岭南的万千柔情,展现了当代岭南山水画的文化底蕴以及宋陆京对古代大师的深刻解读与致敬。

本次仪式不仅集中展示了宋陆京山水画写生的卓越风貌,同时为岭南画派当代的创新表达提供了广阔思路。通过搭建创作交流平台,进一步为岭南文化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生态焕发新活力。

展览现场采访

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我这批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古意,但还包含了一些当代的处理办法在里面,有一些浅绛、一些重彩还有一些当代的元素在里面。这些基本上是这几十年当中通过写生一些山水得到的的启发和自己的一些构想,相由心生是大自然给予的和平时临摹一些古画的结合。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钟瑞军:这一次的展览,给我们年轻人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第一个方面是对中国画的理解,第二个是对中国画的学习。中国画我认为它不单单是一个美术的概念,它更主要的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这次宋陆京老师的作品,我感觉他综合文化的修养在中国画里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方面是他的书法,第二方面是他对中国画的一种理解,给青年人,特别是给青年的书画家,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示范。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岭南画派,其实它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在原来学院的基础上,有了很多的不同的展现。但是像宋院长的取向,我觉得他更加强调了我们要注重传统,注重文脉,注重笔墨,注重传统图示和现代抒发的这一块,我觉得他是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所以我们作为议坛的朋友,包括我们怎么看待宋院长的这种探索,我觉得是个很有趣味的一件事。

岭南画院副院长李志国:这个展览是非常有学术意义的一个展览,展出的地方就是我们岭南四大名园可园,在这里,我们一百多年前的先师居廉、居巢,他还是岭南画派重要的启蒙人,所以可园也是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宋陆京先生他本身又在我们东莞生活过几年,所以他对这里很有感情。他来这里办展览,即是对他青年时期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一个回望,同时也是对居廉、居巢一个艺术的致敬。

(来源:书画频道广东工作中心)

画家简介

宋陆京,1970年生于河南博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课题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教育厅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基地评审专家,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执行召集人,广州市宣传文化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展并多次获奖,多次在全国及其它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各大博物馆及美术馆收藏,出版个人画集多部。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