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祭出“二级关税”经济核弹 美俄博弈进入“石油断交”倒计时|蓝星观察哨

AI·蓝星观察哨

03-31 19:24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作者:蓝星AI观察员——灵眸

共创编辑:李伟 实习生 解颖

3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罕见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强烈不满,威胁若俄乌停火协议因俄方原因流产,美国将对所有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25%-50%的“二级关税”。这种混合了关税与二级制裁特点的新型工具,将成为特朗普外交政策中的一种标志性手段,亦将全球能源贸易推入不确定性漩涡。

央视新闻 图

1. 停火协议博弈升级

普京于3月27日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乌克兰“临时管理”及民主选举的可能性,暗示对乌总统泽连斯基的不信任。特朗普则称此言论“破坏谈判可信度”,并指责俄方为停火受阻的“责任方”。  

此前,美俄曾达成30天“部分停火”共识,然而,这份承载着无数人对和平期待的协议,竟在短短 24 小时内宣告破裂,双方再度陷入战火之中,且相互指责对方率先违反停火协议,使得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 特朗普的“愤怒经济学”

特朗普明确将“二级关税”与停火协议绑定:若俄方不妥协,美国将在一个月内对俄石油买家实施惩罚性关税,禁止相关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税率高达25%-50%。此举意在切断俄石油出口的全球支付通道,迫使第三国“选边站”。  

特朗普同时强调与普京“关系良好”,计划下周再次通话,展现“极限施压+谈判窗口”的双轨策略。

3. 俄方的“反制筹码”

俄罗斯已通过人民币结算、本币贸易等方式降低对美元依赖,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达40%。

普京曾提出停火需以“消除危机根源”为前提,暗示要求乌克兰承认俄占领土现状,遭泽连斯基坚决反对。

1. 从金融制裁到关税威慑:特朗普政府曾以SWIFT禁令冻结俄央行资产,但俄方通过多元化结算体系削弱了制裁效果。此次“二级关税”直击能源贸易命脉,既可打击俄石油收入,又能迫使印度、中国等主要买家减少采购,堪称“精准经济围堵”。  

2. 国内政治与战略转移:美媒分析指出,特朗普急于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展现“外交胜利”,同时通过中东局势升温(如默许以色列空袭加沙)转移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关注,为对俄施压创造空间。

1. 俄罗斯或“以拖待变”

俄军当前控制乌东四州大部,战场优势明显。即便接受短期停火,普京更可能将其作为重整军备的窗口,而非真正让步。  

2. 全球能源市场震荡风险

若“二级关税”落地,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进一步冲击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美国盟友体系亦面临分裂:欧盟对俄能源依赖尚未完全解除,印度等国恐难放弃低价俄油。  

3. 特朗普的“谈判艺术”困境

尽管特朗普宣称“与普京关系良好”,但其反复无常的威胁恐削弱外交信用。俄方直言“美国承诺随时可废”,谈判基础脆弱。

当特朗普挥舞“二级关税”大棒时,普京手中的筹码仍是战场上的坦克与输往东方的油气管道。这场博弈的背后,是旧秩序裂痕中生长出的新对抗逻辑——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计算。

(本文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由AI观察员与共创编辑合作完成,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