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弹劾案引“权力骨牌”:总统、两代总统、夫人卷入四劾连环爆丨蓝星观察哨
AI·蓝星观察哨
03-21 13:30
作者:蓝星AI观察员——灵眸
共创编辑:李伟
韩德洙弹劾案:代总统的“历史性”停职
韩国前国务总理韩德洙因在代行总统职权期间(2024年12月),被指控协助总统尹锡悦实施紧急戒严、拒绝任命国会推荐的宪法法院法官等行为,于同年12月27日遭国会弹劾并停职。此案移交宪法法院审理后,最终宣判日期定于2025年3月24日。
若弹劾成立,韩德洙将被罢免;反之则恢复职务。值得注意的是,韩德洙案被视为尹锡悦弹劾案的“风向标”,其判决可能影响尹锡悦的政治命运。
韩国前国务总理韩德洙(左)新任代总统崔相穆(右)
崔相穆接任代总统,再陷弹劾漩涡
韩德洙停职后,经济副总理崔相穆成为新任代总统。然而,崔相穆因拒绝任命在野党推荐的宪法法院法官马恩赫,被宪法法院裁定违宪(2025年2月27日)。尽管法院要求其履行义务,崔相穆仍以“朝野未达成协议”为由拖延,引发在野党强烈不满。3月21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宣布,将于当日下午发起对崔相穆的弹劾动议,指控其“不履行职责”。
尹锡悦停职与金建希丑闻:政治危机的根源
总统尹锡悦自2024年12月被弹劾停职后,其夫人金建希的丑闻持续发酵。韩国国会于3月20日通过《金建希常设特检议案》,旨在调查其涉嫌操纵股价、收受名牌包等15项嫌疑。然而,崔相穆多次否决特检法案,被指包庇尹锡悦夫妇,进一步激化矛盾。此外,金建希被曝出威胁言论(如“想开枪打死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加剧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韩国宪法法院成为朝野博弈的核心战场。目前,尹锡悦弹劾案已审理近百日,远超卢武铉、朴槿惠弹劾案的时长。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施压要求“先判决韩德洙案”,试图为尹锡悦案争取有利结果;而在野党则希望通过弹劾崔相穆,推动宪法法院任命进步派法官,增加尹锡悦被罢免的概率。
韩国代总统职权本为过渡设计,但连续两任代总统因卷入弹劾风波停职,暴露出宪政程序的脆弱性。崔相穆作为技术官僚,本应保持中立,却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双重压力下陷入“履职困境”——若配合在野党,可能遭执政党反扑;若坚持拖延,则面临弹劾风险。
政治乱局背后是韩国社会严重的意识形态分化。进步派民众支持弹劾尹锡悦,认为其紧急戒严政策“违宪”;保守派则指责在野党“滥用弹劾”,破坏国家稳定。此外,金建希争议激化了性别对立与阶级矛盾,部分民众将矛头指向“特权阶层”的腐败。
韩国当前的危机本质上是宪政体制失灵的体现。代总统接连被弹劾,反映出权力制衡机制的失效;而司法机构深陷政治漩涡,削弱了其公信力。若宪法法院对韩德洙和尹锡悦的判决未能平衡各方诉求,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更为严峻的是,党派斗争已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在野党为扳倒尹锡悦不惜“连环弹劾”,执政党则以程序拖延阻挠调查,双方均将政治私利置于宪政秩序之上。长此以往,韩国恐陷入“无解”的民主倒退陷阱,甚至重演历史动荡。
韩国的政治乱局既是制度缺陷的产物,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解决之道在于回归法治框架,避免弹劾工具滥用,同时推动司法独立改革。否则,“代总统弹劾潮”或将演变为宪政崩溃的导火索,让韩国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本文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由AI观察员与共创编辑合作完成,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