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播客团|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粥粥
03-07 08:15
在民间传说中,关于鬼神的故事有很多,《李慧娘》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人们同情李慧娘这个多情美丽的女性,并在她死后赋予其更决绝的性格来复仇。李慧娘的故事也被改编成各种文艺作品,包括京剧、昆曲、川剧、评剧,电影、连环画等多种样式,而我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山东省吕剧院焦黎院长97年的参赛版本。
南宋末年,良家女李慧娘因战乱流离,不幸被奸相贾似道掳于贾府,充当歌姬。一日,歌姬们随贾似道游湖时,李慧娘听到太学生裴舜卿怒斥贾似道祸国殃民的慷慨陈词,不禁油然产生敬慕之情,脱口赞了一声,竟招来杀身之祸。
回归府中,任凭慧娘如何哀告求恕,贾似道还是用剑无情地刺进了她的胸膛。慧娘被杀后,死不瞑目,阴魂不散,决心伸冤雪恨。慧娘死后,贾似道又生恶计,将裴舜卿诓进府中,暂囚红梅阁内准备杀害。
执仗正义的明镜判官对慧娘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准其暂回人间,搭救裴舜卿,并以阴阳扇相赠,助她破除难关,焦黎院长97年的参赛版本便是这段。
慧娘幽魂手执宝扇来到红梅阁,即变成生前模样进入室内,通过对话,解除了裴的疑虑,同时,他们之间也萌发了爱情。正当生前受尽折磨和冷遇的李慧娘沉浸于幸福之中时,雄鸡报晓,她猛然惊觉:人鬼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她决定晚上再作商议,离开了裴舜卿。
李慧娘的幽魂得知贾似道令武官廖莹忠三更时分前去杀害裴舜卿,当晚急赴红梅阁。裴生怕连累慧娘,不愿冒险同逃。慧娘为救裴脱险,不得不说明真情,裴得知眼前的慧娘是个鬼魂后,当即吓死过去。慧娘借助宝扇把他救活。裴终于被慧娘善良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情操、反压迫的坚强意志所感动,决心撞死在红梅阁内与她在阴间结为夫妻。李慧娘却晓以国家大义,劝裴切勿轻生,对他寄予除奸救民的希望。
此时,三更鼓响,廖莹忠持刀前来杀害裴舜卿,慧娘借助宝扇的威力,惩罚了敌人,救出了裴舜卿,烧毁了“半闲堂”。
聊完故事梗概,我猛然想起了周东申在2008年获“第十二届全国藏书票艺术展”最佳优秀奖关于“李慧娘”的作品,周东申对这一文学故事的刻画,可谓心思巧妙。
在他的藏书票中,李慧娘白皙的脸庞是画面中最凸出的亮点,也是画面的中心。因李慧娘飞翔得速度之快而形成了那阵劲风,被周东申用刻刀表现为一弯月牙,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三更半夜。整个画面分为上、下平行的两部分,上半部分刻画了死后成为冤魂、四处飘荡的李慧娘,下部描绘的是贾似道、道士及贾府中人。画面人物是一阴一阳的关系,空中飞翔的李慧娘冤魂与地面上因恐慌而摔倒在地的贾似道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正义与邪恶的两股势力。画家刻刀下的李慧娘衣饰飘扬,如飞仙一般温柔、平静、美丽,而贾似道等人面目丑陋、恐惧而胆小,被冤魂李慧娘吓得如鼠狼一样仓惶逃窜。
有人指出:“中国男子在明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越来越文弱,许仙如此,裴舜卿也如此。中国女性则越来越强势、侠义,白素贞如此,李慧娘也如此。后来蒲松龄笔下的狐仙‘小翠’、张恨水笔下的‘关秀姑’,莫不闪耀着李慧娘的影子。”我认为李慧娘是位有胆有识的姑娘,这个柔弱女子由正义感产生的大无畏,救裴生于危难之中。
关于正义与邪恶的矛盾,它们仿佛隔着一条不可调和亦不能逾越的横沟。中国有句俗语:“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贾似道如此惧怕李慧娘鬼魂的出现,说明他确实做了很多坏事。
其实鬼故事在我国文学中特别常见,而且大部分的鬼故事都是假借鬼神之事来抨击现实中的种种黑暗,《李慧娘》这个故事也不例外,它深刻地揭露了人心比鬼神更可怕这一残酷的现实。“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等一句句俗语也无不体现着古往今来人们对正义的渴望。
全剧鞭挞了贾似道的荒淫误国,赞美了李慧娘的反抗精神,体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主题。然而人心似鬼,也许唯有借助鬼神的力量才能让某些人存在一点敬畏之心吧。大学生播客团|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