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城院,这是我们的2024!(十四)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02-15 20:43
回首2024
学校在时代浪潮中逐光奋进
书写下无数精彩篇章
每一个暖心时刻
都是城院人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
每一个闪耀瞬间
都是城院精神的生动体现
让我们一同聚焦
各部门2024年的
蓬勃脉动与高光时刻
见证城院人这一年里镌刻的坚实足迹
招生就业处
一、招生工作创新发展,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1.圆满完成计划,投档线稳中有进。本年度面向全国3个省市投放计划5500人,录取5500人,计划完成率100%。我校夏考录取最高分491分,超本科控制线47分;最低投档线320分,在驻烟高职高专学校中位列第四,在驻烟高职中位列第二。
2. 首次招收省外考生,整体报到率维持高位。面向山东、河南、河北3个省市、26个专业招生(包括专本贯通专业1个,其中首次招生专业18个)。共录取学生5500人,其中常规批2106人、春季高考专科批1400人、专科单独招生批1295人、专科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批300人、省外专科批201人等批次。首次报到率超过94%,整体报到率达到98%。
3. 持续扩大影响力,招生宣传覆盖面不断拓展。2024年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学信网)、齐鲁晚报等官方媒介陆续发布招生宣传,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卫视、山东生活等黄金时段做了我校招生专题节目,扩大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启动“进高中”计划,根据招生宣传节点,组织进高中、中职宣传活动,覆盖山东、河南、河北近100所生源学校,在各学校教学楼内采用“高校文化墙”形式宣传我校情况,并发放简章5万余份。启动高招会宣讲活动,利用整个暑假,组织参加全省各地市40余场高考咨询会活动,面向5万余名考生和家长交流志愿填报技巧。启动生源校“大走访”行动,充分发动各学院教职工走访省内高中、技校、中专等学校,培育优质生源基。
二、就业工作固本强基,渠道效能日益彰显
成功申报烟台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站”,并获得10万元专项资金拨款,如期完成就业创业工作站达标工程。二是开展大学生生涯指导,组织17名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开展政策指导咨询。三是完善毕业生就业体系,共计开展7个月的线上双选会,举行线上的“小而精”招聘会42场,累计提供岗位6032个。四是访企拓岗走访包括潜在合作企业在内的124家,新开发意向合作企业67家。五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及留烟工作定期分析研判,累计追踪5374名学生,追踪率100%,其中就业5122人,留烟1582人,留烟率达30.9%。五是开展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参赛准备工作,完成了校内赛选拔工作。
三、校企合作持续探索,混合所有制初见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设融媒体产业学院等2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立5个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校内14个订单班的组建工作。二是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2024年,新成立1个国家级、1个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两个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三是不断深入校企合作。重新梳理我校校企合作企业及相关协议,完成了60余家合作企业的协议更新,完善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四是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遴选出各二级学院的12项乡村振兴工作案例。
财务处
一是积极谋划资金筹措,多渠道开源,努力提高收入。2024年总收入3.1亿元,较2023年增长28%,再创新高。首次成功争取“二期建设项目”专项债资金支持,其中,争取省发改委基本建设投资2800万元,工贸处资金支持4000万元。此外,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通过生产性实训、产品研发、开展培训、校地融合项目等,提高学校创收收入,2024年创收收入达988.81万元。
二是首次建成“预算项目库”。制定并印发学校《项目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鲁城院〔2024〕116号),并组织首次预算项目专家论证会,对41个项目进行论证,压减预算700万元,否定项目11项,提高学校预算安排的科学性。主持课题《基于项目库的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探析》,在山东教育会计学会立项。建立预算项目库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项目入库、执行、绩效评价等进行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有效避免了过去项目掌握不精细,资金管理粗放的问题,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质量控制与绩效管理办公室
2024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质量控制与绩效管理办公室紧紧围绕“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以成效考核为主体和核心,以质量管理和教学督导为双翼,形成两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局面。
一、成效考核方面:牵头完成各项考核工作
主要有四大部分的考核:一是教育厅办学质量考核。
二是教育厅省属高职院校考核。
三是集团考核。
四是学校部门绩效考核。
二、质量管理方面:高效运用质量管理平台
一是用平台促考核,将教育厅考核指标作为观测点布置在质量管理平台上,形成办学质量观测点“驾驶舱”,将教育厅考核和部门绩效考核有机融合。
二是设置“协同工作”功能,本年度平台上各部门发布协同工作共73件,配合协同工作1099件,有效促进了部门间工作的协同和配合。
三是打造数据基座,高质量完成状态数据的填报工作,并撰写质量年报。这两项工作都是我们的首次尝试,而我们的表现不仅达到了预期,更是超出了预期。
三、教学督导方面:推动教学督导纵深发力
一是重新修订《领导干部听课实施方案》等5份文件;开展新生入学满意度调查,并撰写分析报告。
二是完成教学秩序常规督导检查、学生到课率专项抽查、教室实训室安全管理情况专项督查等70余次。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