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齐鲁粮油走天下 一口煎饼很山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02-14 15:34
近年来,泰安市主导创建“山东煎饼”公共品牌,汇聚行业力量,整合资源优势,全力谋划推动,品牌创建成效明显。
一、起笔破题,“山东煎饼”应运而生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好山、好水、好粮,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和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千年美食——山东煎饼。近年来,泰安市聚焦主食产业化发展,打造“中国煎饼第一镇”“泰山煎饼村”,现代煎饼加工企业达55家、个体加工户上万个,年产量达20万吨,产值30多亿元。
(一)标准先行。2023年3月,我市承办第四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各项指标再创新高,山东煎饼组团亮相;同年9月,全国粮食行业首个煎饼标准——《山东煎饼》团体标准在泰安市发布,首次对煎饼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和检验、包装等进行了规范,为稳定煎饼生产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奠定了品牌建设基础。在团体标准引领下,各地煎饼企业技术内力不断增强,行业技艺不断提升。
(二)活动破圈。2024年4月,“齐鲁粮油”走进中国肥城桃花节暨山东煎饼拼食展在泰安肥城举办,通过首届技能比赛搭建起全省煎饼技艺展示和行业交流提升平台。同期,省局组织相关市地召开山东煎饼产业发展暨品牌建设座谈会,经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确定由泰安市牵头,相关市地协同配合,共同打造“山东煎饼”品牌,明确产业及品牌发展方向。
(三)品牌提升。我市成立“山东煎饼”品牌创建专班,在“齐鲁粮油”品牌引领下,培强龙头企业、丰富产品体系、构建品牌矩阵,全面启动“山东煎饼”品牌创建各项工作。2024年5月至9月,委托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在临沂、日照等兄弟市的支持下,广泛开展调研,策划制定“山东煎饼”品牌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制作“山东煎饼”标识体系等,对品牌建设及行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厚积薄发,“山东煎饼”全国首秀
2024年10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山东煎饼”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来自国家粮食和储备局、20多个省市部门负责同志及300多位行业嘉宾参会,线上直播超17万人次观看。
“山东煎饼”全国首秀,标志着全国煎饼行业首个区域公共品牌正式亮相。“一口煎饼很山东”,从此传遍大江南北。品牌Logo融合国旗、传统服饰、煎饼工具等代表元素,鲜明的山东女性摊煎饼形象,秉承传统技艺精髓,服务健康消费需求,蕴含红色基因,既寓示山东煎饼引领行业发展,又传递山东煎饼独特文化内涵。
从全国首发到现在仅4个多月,我们依托“齐鲁粮油”品牌“IP”生态圈优势,以优质产品、独特文化和“出土即为参天大树”的责任担当,把“山东煎饼”打造成为国内粮油行业、消费者及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华社、人民网、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报道上百篇,大粮园煎饼品牌荣登“中国十大粮油新锐品牌”榜。2024年11月,泰安市发展改革委联合泰安日报社举办“一口煎饼很山东”主题征文活动,收到来自27个省市的作品600余篇,成为文化传播交流新平台。今年1月,山东煎饼香飘万家暨“齐鲁粮油”贺年会走进新泰,《共同打造山东煎饼品牌倡议书》正式发布。初步统计,近3个月,泰安10家龙头企业销量平均增长20%以上。
三、久久为功,“山东煎饼”“新新”向荣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食安工程。为高质量推动山东煎饼品牌建设,做到“四个聚焦”:
(一)聚焦体系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制定品牌管理办法,建立标识使用体系。建立品牌企业库,强化企业品牌意识,为优秀企业进行品牌指导、培训及授权,科学规划品牌市场布局。推进省、市产业政策落实,开展“一站式”服务,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隐性冠军”企业,构建“山东煎饼”品牌矩阵。
(二)聚焦创新研发,提升竞争合力。整合产业资源优势,在原料、工艺、口味等方面创新升级,以质量为核心,实现产品健康化、多场景应用,满足消费者“三餐四季”需求,实现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三)聚焦平台联动,线上线下发力。依托“好粮有网”及京东、淘宝等线上平台,鼓励品牌产品“上线”,推进产购销协同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线下活动,多措并举,引导品牌“走出去”,布局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品牌赋能,推动营销落地。
(四)聚焦宣传推广,讲好煎饼故事。进一步释放“齐鲁粮油”发展动能,充分挖掘煎饼历史文化和品牌资源,推进“煎饼+文旅”融合发展,培育具有综合业态和竞争力的“煎饼村镇”“品牌生态圈”,推动山东煎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局统一部署,持续打造品牌升级版,发挥品牌扩散效应和产品聚合效应,以产业为载体、以品质为核心,以品牌为引领、以标准为规范,培强龙头企业,帮扶专业村镇,健全煎饼产业链、品牌链和生态链,全力做优“山东煎饼”品牌,为谱写“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新篇章贡献泰安力量。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