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2019丨大宋,是重文抑武么?
政事堂2019
02-15 06:56
前几天跟朋友们聊宋朝战斗力弱的问题,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因为宋朝重文抑武。
说宋朝重文抑武没错,但政事堂看来,底层的本质却是搞“重汉排胡”,然后换成了重文抑武这个比较好听的说辞。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南边的汉人与北边的胡人,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分工,汉人地主带着汉人负责庄园大生产,胡人首领带着胡人负责武装贸易。
在朝堂上,也逐渐变得泾渭分明,汉人主要出文臣,负责治理国家管理税赋田口,胡人主要出武将,负责开疆扩土并将汉人生产的物资交易成财富。
以唐太宗的凌烟阁为例,长孙无忌、尉迟恭、屈突通带兵的主要都是胡人,房谋杜断这些谋臣主要都是汉人,后来唐玄宗时期,两大军头哥舒翰与安禄山都是胡人,而那些治国的宰相们则一水的都是汉人。
宋朝的重文抑武只是表象,实质是一场房本的更迭,把数百年来负责武力和贸易的胡人,踢出最高权利层,由汉族地主完全控制朝廷的最高权力。
这也造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局面,因为获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全力支持,汉唐时期的农民大起义都不见了,各路宋江方腊们都闹不出大波澜,甚至还有为了求编制以造反的段子。
但是对外,由于将唐朝的“文化多元”改成了宋朝的“文化排斥”,胡人在宋地的政治地位大幅降低,使得很多胡汉混居之地的离心力激增,叛乱不断,宋朝也就无法长期控制胡人与胡汉混血群体盘踞的燕云与河套地区,汉武帝打下来的丝绸之路也不得不拱手让人。
同样,也是因为宋朝放弃了对胡人的统战,这些沿着丝绸之路做生意的武装商团跑到北方政权“出将入相”,辽、西夏、金、蒙古,一个个草原部落都能迅速做大入关,成为了大宋的心腹大患。
随着踢出了胡将胡兵,大宋的战争(抚恤)成本激增,朝廷的地主股东们也就变得不愿意轻启战端,也更倾向于用交易的手段,来解决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争端。
所以,自汉唐以来操控西域的西域都护府,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里是要按照主流观点去抨击宋朝么?当然并不是,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
那为什么今天突然聊大宋呢,因为任何政策都是一整套的逻辑行为,不是拍脑袋的突发奇想,特朗普如今搞的那些东西,本质上也是宋朝的那一套。
重用的是像马斯克这样搞大生产的“美式汉人”,打击的是搞全球贸易与资本掠夺的“美式胡人”,跟宋朝的排胡一样,都是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把另一个团体彻底踢出局,彻底更换国家的运行逻辑。
(作者已授权大众新闻客户端共享内容,如转载请经原作者授权)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