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饶过大年】大年初二:走亲友其乐融融
广饶发布
02-01 09:16
春节
是岁月里最温暖的团聚
当大年初二的曙光划破天际
广饶的大街小巷便
被喜庆的氛围填满
一场饱含深情的走亲访友之行
就此拉开帷幕
在广饶
大年初二可不只是简单的相聚
背后还藏着诸多饶有趣味的习俗
大年初二,是出阁的闺女回娘家或女婿看望丈人、丈母娘的日子。这天一大早,有孩子的带上孩子,没有孩子的小两口二人,备上丰厚的礼品开始走亲戚。礼物一般是糕点、水果、酒等,现在又多了奶制品。大年初二的路上来来往往,浩浩荡荡全是走亲戚的人。现在是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车流不息。岳父家也是准备了丰盛的酒菜等着接待。
磕新头,就是新女婿到岳父家拜年,凡是上一年结婚的都是新女婿。早在年前,父母根据儿子岳父家的家族兄弟情况、准备好礼物。到了岳父家,挨户给岳父家的近亲长辈送礼磕头,这些长辈当然也要给磕头钱。岳父家比闺女小的平辈和晚辈,要陪女婿喝酒,劝吃劝喝。新女婿喝醉了,小舅子和妻侄才高兴呢。现在闺女女婿的礼物大部分都留下,按风俗也要回回一小部分。但在早先,女婿的礼物只是象征性的留一点,大部分都退回。有句俗话说:“只要有凉水喝,就不留女婿的礼。”虽然不留礼,可是磕头钱不能不给。
其实,现在人已经从初一就开始走亲戚了。初三是看舅的日子。若是还没结婚没有岳父或没有舅舅姥爷,就走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般走亲戚不能拖得太晚,人家准备待客的东西都用完了,叫亲戚为难。俗话说:“出门出到十五六,也没有馍馍也没有肉。”大都是头午去,中午吃饱喝足了,半下午返回,中间叙叙家常,互相问问家庭情况。走一般亲戚的礼物也是象征性的。俗话说:“正月里的礼,薄得象窗户纸”。一般认为礼是次要的,人情才是重要的。礼可以很薄,但亲戚不能不走,人不能不见面。
当我们带着满心的祝福
去看望许久未见的亲人
挑选一份合适的礼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广饶的特产
便是传递心意的不二之选
咬一口香气扑鼻的广饶名吃
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拿起一支饱含文化底蕴的中华齐笔
满满都是广饶的历史传承与风土人情
想知道哪些特产
最值得在年初二走亲戚时带上吗
那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瞧一瞧吧
肴驴肉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广饶肴驴肉曾为御膳贡品,历史悠久,遐迩闻名,最早出自乐安(广饶)县城西关外的十一村崔家肉铺。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乐安肴驴肉经该县武举人崔万庆举荐到京城,备受称道。本着“开胃、清火、调味”的原则,加入了陈皮、木香、白芷等十几位中药,经过多次试验和配方调剂,肴出的驴肉色泽鲜亮、红中透紫,品之则质实而不硬,浓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广受欢迎。
中华齐笔
文以载道、字以传情,文字无声却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从拙朴的甲骨到灵秀的行书,从刀石刻字到笔墨挥洒毛笔的出现,让演变千年的文字更具生机与活力,而经过数千年的墨香濡染毛笔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沉淀出了一种风骨,而在乐安大地上齐笔陪我们走过了数千年,齐笔在选材以狼毫为主,从选料到成笔需要150多道工序,2013年 齐笔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兵圣烧饼
石村兵圣烧饼采用原始秘方工艺,经制作引子、选料、配料、和面、做剂子、延展成型、着芝麻、烘烤等纯手工制作而成。成品后的烧饼外形圆美,形似满月,薄如秋叶,黄白相间,正面沾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酥香薄脆,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微甜或微咸,久食不厌,老少皆宜。经百余年传承,兵圣烧饼从小作坊的形式发展为公司模式,逐渐发展为广饶县驰名特产。
颜徐草莓
正值草莓销售旺季,颜徐草莓以个大味美的特点,成为广饶人走亲访友的首选年货之一。颜徐草莓与传统地栽草莓不同,广饶街道“莓”好颜徐乡村振兴片区建有1.3万平方米的大型玻璃智能温室主要用于草莓空中立体种植,分为A字架种植和空中种植两种模式,种植的草莓不仅品质好、口感佳,而且干净卫生,更便于采摘和研学,深受大家欢迎。
大码头虎头鸡
虎头鸡是大码头镇名吃之一,其工艺制作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现在的大码头镇吴氏虎头鸡口感更好、味道更佳,采用工厂化开展产品研发、肉鸡选种养殖、屠宰、分割、腌制、烹饪、存储、销售、运输,当前研发虎头鸡预制菜、盐焗鸡等产品11种,产品年销量20万盒,是广饶人春节饭桌的必备美食。
乐安花馍
乐安花馍俗称“面花”,在传统民俗里,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婚丧嫁娶、生辰寿诞、节日庆典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比如春节时,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孩子满月,饱含着对新生命茁壮成长的祝福。那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馍,为诸多场合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乐安人的美好回忆,也成为广饶人走亲访友的年货礼品。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