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祝田:初雪诗韵,李书文的思维与创新之花
诗品天下
01-29 20:36
2025年第一场雪
李书文
仙云悄聚漫穹苍,一夜琼花竞蝶狂。
碎玉谁扬敲瓦响,银棉娥送入梅香。
青蛇素慎添新韵,烈马殷勤换旧装。
初雪扶风祥瑞至,堪援诗笔赋春章 。
在诗歌的创作与鉴赏中,当我们以审美全息的视角去品味李书文女士的《2025年第一场雪》,会发现别有洞天,字句闪耀着思维的光芒与创新的活力。
“仙云悄聚漫穹苍,一夜琼花竞蝶狂”,诗的开篇便展现出一种宏大而奇幻的景象。从思维全息来看,诗人的思维从天空的云朵开始,延伸到雪花飘落的动态画面。“仙云悄聚”,这是一种细腻的观察,将云赋予“仙”的特质,让我们仿佛看到神秘的云朵在天空中悄悄聚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而“一夜琼花竞蝶狂”则是思维的进一步拓展,把雪花比作琼花、狂蝶,从视觉上描绘出雪花在一夜之间纷纷扬扬、肆意飞舞的场景,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云聚,又有动态的雪舞,全方位地展现出初雪降临的盛大与美妙,体现出诗人思维的全面性与灵动性,这正是思维全息在创作中的生动体现,也为全诗奠定了美妙的基调,是创新的意象运用。
“碎玉谁扬敲瓦响,银棉娥送入梅香”,颔联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对雪的描写。听到雪落在瓦片上的声音,诗人用“碎玉谁扬敲瓦响”来形容,将雪声比作玉碎,形象地表现出雪落声音的清脆悦耳,这是一种独特的联想,体现出思维的发散。“银棉娥送入梅香”则是嗅觉上的体验,雪如银棉,还将梅花的香气送了过来。在这里,诗人把雪与梅联系在一起,从雪的洁白联想到棉花,又从雪天想到梅花的香气,思维在不同的感官和意象之间自由穿梭,展现出全息思维的特点,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浓郁的诗意和文化内涵,是创新的感官融合描写。
“青蛇素慎添新韵,烈马殷勤换旧装”,颈联运用了独特的象征手法。从思维全息角度,“青蛇”和“烈马”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也可能象征着不同的事物在雪的覆盖下发生的变化。雪给万物披上银装,就像给“青蛇”和“烈马”换上了新的装扮,为原本的事物增添了新的韵味。这是诗人从雪的外在影响,延伸到对世间万物变化的思考,体现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种独特的象征和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写雪诗单纯写景的局限,展现出创新有为的精神。
“初雪扶风祥瑞至,堪援诗笔赋春章”,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初雪的美好期许。初雪伴随着风到来,带来祥瑞之气,诗人因此拿起诗笔想要为春天谱写篇章。这里从初雪联想到春天,思维从当下延伸到未来,体现出思维的连贯性和前瞻性。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用诗歌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是创新有为在情感表达上的体现,让整首诗不仅停留在对雪的描写,更上升到对生活的感悟和展望。
李书文先生的这首《2025年第一场雪》,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初雪的魅力。在创作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官、不同的时间维度去思考和描绘初雪,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诗歌盛宴,也启发我们在欣赏和创作诗歌时,要打开思维的大门,勇于创新,才能发现诗歌世界里更多的美好。
2025春节落笔于浴轩
作者:李书文 笔名:秋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月刊》社顾问、辽宁省诗词学会会长。出版个人诗文集五册,编撰出版诗词专用工具书《中华实用诗韵》150余万字、《中华词律辞典》210余万字。
评者: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山东滨州作协会等会员。现任《作家报》编辑,《中华诗人》、《人民诗界》诗评主编,全息思维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全息审美论者。诗词诗歌散文小说诗论等作品多有发表获奖,常获邀撰写书评和作序。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诗文集《永远的祭》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元月以来,其论著《创新有为诗论》于《作家报》连载。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