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翠影映齐鲁·古树群——宰相“刘罗锅”种板栗护河滩

山东自然资源

2024-12-18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古树名木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是承载文明记忆的绿色“活化石”“活档案”。保护古树名木既是对自然生态的呵护和敬畏,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近期,省自然资源厅与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联合策划推出“千年翠影映齐鲁”专题,精选省内代表性古树名木奇材,发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展示齐鲁大地古树名木的脉络和印记。本期请看古树群。

诸城刘墉古板栗生态园

山东潍坊诸城市素来有着“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位于潍水之滨的刘墉板栗生态园更是被誉为“古树王国、天然氧吧”,是一处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极富地方特色的大型园林。

刘墉板栗生态园占地1.8万余亩,是江北最大的板栗生产集散地,其中刘墉板栗园核心区1980亩,园内古树密布,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尚存有1909棵,仅明清时期的板栗树就有1000多棵;园内板栗品种繁多,有300多个品种,其中优良栗种40多个,年产板栗30余万公斤。

据传,在清朝乾隆年间,被人称为“宰相刘罗锅”的刘墉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有一段河滩因长期遭受洪水侵蚀,导致大量肥沃的土壤流失,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面对这一难题,刘墉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筑堤防洪方法,而是带领当地百姓在河滩上大规模种植板栗树,利用树木根系强大的固土能力来稳固河岸,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板栗树还能为村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一举多得。 

园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既有凤凰送栗神话、恋人殉情传说,又有楚汉之争的“潍水之战”遗迹、刘墉的家族趣事。围绕“吉利”鸡栗为主题展开的民俗文化和栗食文化,同样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探索体验。

临沂生生园古树群

生生园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河之滨,左邻蒙山大道,占地约6.5万平方米,约有360余丛银杏。据考证,明崇祯年(公元1628年-1644年)间,葛姓人由山西迁来此地定居,植种银杏树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于2009年9月列为临沂市古树名木保护群,编入国家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丛生古银杏林。此银杏林经历过郯城大地震等自然灾害,1938年日本侵占临沂市被日军砍伐,后因大炼钢铁的需要,又被砍伐一次,几十年后,形成现在独特的丛生银杏林。有感于银杏强大的生命力,取其生生不息之意,故此命名为“生生园”。

园林专家根据对这种老银杏树种生长规律和状态考察,确认它们应栽植于清康熙时期,距今应有300年光阴。林下原应是一处村落,至于这些银杏树为何丛生,园林专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抗战时期树木被砍伐仅仅是截取了树干部分而保留了根部,而生命力旺盛的银杏树又通过自己的顽强继续萌蘖,这些细小的分支通过生长,便形成了今天这种国内独有的抱团丛生的银杏群落。

如今,“生生园”已经成为临沂人休闲娱乐和外地人前来观光旅游的文化游园。更有一些恋人来这里拍摄婚纱照,意在汲取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那种生生不息、坚忍向上、团结一心、甘于奉献的精神。

枣庄青檀寺古树群

山东省枣庄市青檀古树群位于枣庄市峄城区青檀寺内,有青檀古树36株(1000年的青檀古树15株),为我国江北地区唯一现存青檀古树群落。

青檀寺位于峄城西约3.5公里楚汉两山的窄谷中,据《峄县志》记载,唐朝以前名“云峰寺”,唐时青檀树遍植山谷,遮天蔽日,故改名为“青檀寺”。现青檀寺为1985年重建,是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一个景点,誉为“青檀秋色”,为古峄县八景之一。谷内现存青檀树2万余株,其中大树2000株。

青檀扎根于瘠岩薄崖,成长于荒山野岭,靠的正是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的意志,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虽历尽严寒酷暑,饱经风霜雪雨,始终与岩石融为一体,成就“檀石一家”的人间奇观。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将军来枣庄考察时,被青檀百折不挠的生命力所深深感动,为其亲笔题词赞道:“青檀精神万岁”。峄城区总结提炼出了“扎根群众、艰苦奋斗、勇于担当、成在实处”的青檀精神,高标准打造了青檀精神干部政德教育基地。2014年7月,国家林业局、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专题宣传片《千年青檀树》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古树(第二季)》栏目播放。2003年以来,科技人员对分布于枣庄地区的青檀生物学特性及育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了新物种——青檀绵叶蚜,推广种植青檀5000余株。

曲阜三孔古树群

山东济宁市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古代祠庙、陵墓、官府建筑门类中,以其体制完备、布局严整、保存完好以及特有的纪念意义而占有特殊地位。三孔景区古树名木数量多、树龄高、种类全,共有11127株古树名木。共分18科、28属、30种,以侧柏、圆柏、国槐、黄连木、银杏等为主。

位于孔庙十三碑亭院内的“双龙卧柏”,树皮分裂成双行,扭曲成龙状。相传乾隆来曲阜孔庙祭祀孔子时,经过此处,见此树生长旺盛,树形奇特,忍不住绕树观赏,树受真龙天子之气便幻化成龙攀附在树上,成了孔庙内的一大景观。

孔庙诗礼堂院大门两旁的“宋银杏”相映成趣。深秋时节金黄的叶片缀满枝头,满树金灿灿的银杏叶,遮天蔽日映亮整个院落,充满着温暖明亮的色彩。一阵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洒落一地,如梦如幻。

孔府花园里,有一株近五百年的“五君子柏”,一树五枝,中间生长一株槐树,因此称作“五柏抱槐”,其树奇伟姣秀,是花园奇特之代表。曾有诗赞曰:“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孔林神道旁的古柏如雕,傲立着,树姿挺拔雄伟,巨冠参天如云,棵棵气宇非凡,出神入化,枝繁叶茂,生发着绵绵不息的儒家文化。从孔子弟子一人一抔土造下第一座坟墓,到现在的占地200多公顷,坟茔10万余座。这里古木参天,奇树无数,碑碣成林,石仪成群,不同的季节演化着不同的颜色和风景。

三孔世界文化遗产古树名木数量多、树龄高、种类全,当然,除此之外,曲阜的古树名木还有孔庙诗礼堂前的唐槐,孔府大门内的明古槐,孔府后花园的百年牡丹园、丁香、木香等等。它们见证着曲阜沧桑的历史,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 “绿色往事”。

来源:大众新闻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