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播客团丨电影《傲慢与偏见》在婚恋观上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墨淮

2024-12-14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宛如一幅精美的古典画卷,在光影交错间将简・奥斯汀笔下的爱情故事徐徐展开,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情节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影片伊始,那宁静而优美的英国乡村风光便如诗如画般映入眼帘。广袤的田野、错落有致的庄园、蜿蜒的小径,都仿佛被时光定格,弥漫着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息。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纳特一家的故事拉开了帷幕。五个性格各异的女儿,在母亲为她们的婚姻大事心急如焚的唠叨声中,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篇章。而伊丽莎白,这位聪慧、独立且有着坚定自我的女子,无疑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与灵魂。

电影结束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存在着一些什么是我当下还不足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的,但我知道这个关键词叫做“婚恋”,即婚姻与恋爱。于是我去到中国知网上拜读了于丽锦老师的一部论文作品,这篇论文中的观点令我醍醐灌顶。

于丽锦老师在她的论文作品——《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中对《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作品进行了深刻而发人深省的分析。

文章指出,《傲慢与偏见》描绘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婚恋观:一种是以经济为基础且兼具情感的婚姻;另一种是将经济地位置于情感之上的婚姻;第三种则是基于无知和肤浅之上的短暂结合。通过对这些婚恋观的比较,文章强调了建立在爱情和经济基础上的婚姻是最理想的。文章还讨论了奥斯丁对爱情、金钱和婚姻之间关系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双方的爱情而非仅仅依靠经济条件。最后,文章将《傲慢与偏见》中的婚恋观与当代“80后”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进行比较,指出现代文学作品往往忽视了对幸福和爱情的深刻探讨,从而呼吁回归到对生活本质的反思和对幸福真谛的追寻。总的来说,《傲慢与偏见》不仅是一部描绘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风貌的小说,更以其深刻的婚恋观和人生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幸福和爱情的宝贵启示。

影响婚姻的要素:小说强调经济状态,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现实,女性需通过婚姻改善地位。奥斯丁认为爱情与婚姻紧密相连,金钱是婚姻的物质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她倡导男女平等、基于尊重的爱情,这种观念在当时较为前卫。

不同婚恋观念下的婚姻状况

爱情与金钱并重的美满婚姻:以伊丽莎白和达西为例,达西富有且傲慢,但重视情感,最终放下傲慢追求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虽看重经济,但更注重爱情和男方的高尚品格,他们的婚姻体现了奥斯丁向往的美满婚姻模式。

只有金钱、爱情缺席的婚姻:柯林斯与夏绿蒂的婚姻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缺乏爱情。夏绿蒂为了经济保障,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柯林斯,与伊丽莎白的婚恋观形成鲜明对比,奥斯丁认为这种婚姻是不幸的。

情欲与享乐基础上的婚姻: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建立在混乱的感情、欲望和享乐主义之上,缺乏责任感和真正的情感。莉迪亚单纯追求刺激,威克姆则另有目的,他们的结合是草率且不幸福的。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基于爱情与经济并重的婚恋观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现代社会也有启示。文学作品应与生活紧密相连,诠释爱情与幸福,奥斯丁立足生活思考爱情与婚姻的精神值得推崇。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