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楼丨近14年首次!广州新政,意味着“限购时代”走向终结?
风口财经客户端 张亭旺 2024-01-29 17:36:53原创
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临近春节,一则消息震动楼市。
1月27日,广州发布楼市新政(下称“广州新政”),提出,在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建筑面积120㎡以上(不含)住房,不纳入限购范围。
这意味着,广州新政出台后,除了购房面积,广州几乎取消了限购。
图片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
过去一年,广州楼市松绑一直走在一线城市最前面,这不得不令人期待,后续,其他一线城市楼市也会有类似的操作。
更让人“兴奋”的是,自2010年我国开启住房限购之路,限购政策已走过近14年。这些年,一线城市核心区实行严格限购,对外部资金犹如设起了一道屏障,抵挡了来自炒房资金的洪流。
那么,在实施了14年之后,限购政策是否完成了历史使命,是否可以全身而退了呢?
首先要认识到,时代背景变了。
14年前,限购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彼时,我国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采取宽松政策提振楼市,推动了楼市的火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商品房成交量、销售额和房价涨幅,2009年都创下了历史纪录。
为了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势头,2010年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发布,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这份被称为“国十条”的文件首次开启了限购大幕。
此后十年,我国楼市经历了去库存、棚改货币化等阶段,期间楼市几度起伏,限购政策也是在暂停和重启之间徘徊。
整体上看,这段时间我国楼市处于上行区间。但自始至终,一线城市核心区没有放开过限购政策。
广州城市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随着高增长的狂飙时代结束,行业调整的阵痛难以避免,一系列监管措施相继出台。
比如,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与央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首次提及“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被外界称为“三道红线”。此后,房企融资开始受到严格监管。
又如,2021年2月26日,自然资源部表示,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应,土拍“两集中”启动。
严格监管下,2021年下半年以来,多地房价持续下跌,房地产市场开启调整模式。
直到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其中,监管部门对“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表述,尚属首次。
这意味着,房地产的市场形态、发展模式都迎来诸多改变,楼市调控方式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房地产政策调整推进,在对其他政策进行松绑之后,限购政策到了不得不退出的时候。
从城市层面讲,过去两年,从三四线全面放开限购,到热点二线退出限购,如今,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成为整个楼市“最后的执着”。
1月26日,住建部召开会议,要求“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关键的是,住建部会议明确指出,要“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下放调控自主权给到城市,城市就有了更多自主权,可以根据本地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房地产政策。
这已是高层的“明示”。
事实上,不同于二三四线城市,由于担心放开限购后房价再次出现炒房乱象,一线城市的态度极其谨慎。
自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已过去了7年,随着调控的不断推进,现在“炒”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一则,是因为城镇化的速度在减缓,人们的住房需求释放已经到了一个节点,很难再像以前一样有大幅的放量;
二则,是这一届年轻人由于就业和生活压力大,很多人甚至都懒得结婚,更不用说买房了。(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除了担心炒房乱象出现,还有就是,户籍是主要的堵点之一。
大家都知道,城市中的购房资格往往与户口、社保年限挂钩,因此,对于二、三线城市及非核心城市来说,落户与限购的同步解绑,简直是“低本万利”,又可吸引人口流入,又能支撑楼市回归正规。
但一线城市是经济地位特殊的存在,其户口所含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资源更加集中且有限,简单的放宽,是否会导致楼市投机的过度增长?是否会对城市公共资源造成挤压?这些都是城市本身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上文说到的“最后的执着”开始松动。为了验证这种情况,一线城市开始一点一点、“挤牙膏式”松绑限购,试探放开限购带来的效果。
广州,在这轮调整中,当起了先锋的角色。
广州限购区域。 图片来源:广州PLUS
2023年8月,广州打响了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的第一枪,随后深圳、上海、北京陆续跟进。
2023年9月,广州放开外围区域限购:除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不含江高镇、太和镇、人和镇、钟落潭镇)、南沙等区购外,其余地区不再设置限购条件。彼时,广州成为首个明文放松限购的一线城市。
实际上,除了广州以外,楼市“风向标”——上海也迎来特定区域的边际放松。
比如,1月13日,上海奉贤、青浦新城出台人才安居新政,只要社保满3年且无房,并与青浦、奉贤用人单位签约2年以上、工作满1年,便可在两个新城范围内(非两个行政区全域)购买1套住房。至此,上海已有4个区域放开单身限购。
在放松限购的短期内,确实刺激了一波购房需求。但很快,政策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不足以持续影响楼市。于是,进一步的限购松绑被提上日程。
1月27日,广州新政出台后,广州荔湾楼盘内看楼者众多。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这一次,广州又走在了一线城市前面。因此,从逻辑上讲,其他一线城市跟进松绑限购是大概率事件。只不过,北上深城市能级更大,具体政策内容会有不同之处。
而再往后,“限购时代”终结或是大趋势。
(本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