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红包还是微信转账?冲上热搜的这个案例给出提示
大众新闻客户端 修从涛 2024-01-22 10:42:21原创
日常生活中,好友之间通过微信发红包或者转账的情况十分常见。然而,双方一旦因此产生纠纷,该如何判定?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借款纠纷案件,认定微信红包属于赠与,微信转账属于借款,并据此判结此案。而该案的判决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本案中,原告刘女士称,她通过微信认识了周先生,后者多次以经济困难为由向她借款。在2020至2021年间,刘女士通过微信红包和转账给周先生15669元。刘女士要求还款,但周先生声称这些款项是赠与而非借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微信红包主要用于亲朋好友间的赠与,通常具有社交性质,刘女士发给周先生的2769元红包应视为赠与,周先生无需偿还。而刘女士通过微信转账的12900元,由于没有证据显示是赠与,应被认定为借款,周先生当予以偿还。
在该案中,引发网友关注的已不仅是这起纠纷案件本身,更多的是法院对微信红包和微信转账的法律性质的判定。法官在庭后表示,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二者虽均系通过微信软件操作付款,但应从微信软件的不同功能及属性上对两种付款性质加以区分认定。
实际上,从微信红包和微信转账的不同支付场景的功能设定,也能看出其付款性质的不同。
首先,二者的额度不同。微信红包单个发送不超过200元,只有在特殊节日才能高于这个金额。但微信转账则不同,一般单笔限额为5万元,每天最高可以有20万的转账额度。
其次,二者的寓意不同。微信红包不显示金额数字,其页面上的祝福语“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可修改)的文字,寓意着祝福的情感,根据通常的民间习俗,意味着自愿赠与。微信转账则不同,其仅是微信软件设置的付款功能,为表达转账意图,微信转账设置了转账“说明”,可供转账人填写。
随着互联网支付的快速发展,微信付款已经成为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重要的付款方式。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虽然微信红包和转账都是通过微信完成的付款方式,但它们的法律性质和社交意义是有区别的。在涉及数目较多的金钱交易时,明确交易的性质和目的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大众新闻客户端 修从涛)
责任编辑: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