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一升一降“暴露”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
风口财经客户端 刘晓 石冰冰 2024-01-17 19:52:03原创
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刘晓
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超出年初确定的5%左右的预期目标,在经济承压运行的当下,能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实属不易。细看分项数据,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快于投资整体水平,而高技术产业投资势头迅猛,达到10.3%,房地产开发投资则下降9.6%。涨跌背后,是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在山东省巨野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工作人员在直显芯片生产设备前值守(2023年11月30日摄)。新华社发
高技术产业投资成亮点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平稳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从具体数据来看,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
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体现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的强劲。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及高技术服务业两个领域的高速增长,也反映出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趋势。
从其他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壮大:202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8%;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动力强劲,新动能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明显高于制造业投资整体增长水平,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风口财经表示。
“中国经济支柱正在发生改变。”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风口财经分析,“比如三大产业增加值中第三产业增速最高,占比最大。再比如从投资角度看,第二产业增速最快,达到9%,而细分看,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支柱正在转向服务业、制造业等实体产业,未来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从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而制造业投资的增速相对表现比较好,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这将对2024年中国经济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连平说。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郑后成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也指出,对2023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形成支撑的是基建与制造业,形成拖累的是房地产。考虑到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在负值区间持续下探,叠加国房景气指数在100这一荣枯线下继续下探,预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难以大幅上行。
在现代迪万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工人在流水线上生产装载机(2023年12月26日摄)。新华社发
多地密集布局新质生产力
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尤其是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成为经济发展中持续性的“亮点”,背后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支撑。
新质生产力有多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也是2024年地方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风口财经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及新质生产力。
其中,以数字技术、生物医药、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为提升我国前沿技术竞争力,推动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科技部数据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
高技术产业具有对其他产业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关键技术开发难度较大,一旦开发成功则会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应。这一点,可以从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生产与投资的拉动作用中看到。
2010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投资方面的拉动作用也较为显著,自有统计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始终大幅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整体投资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正需要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从数据看趋势,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不断凸显着我国经济新动能领域的较快增长态势。
此前,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李江涛在接受风口财经专访时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破局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只有牵住这个“牛鼻子”,才能通过前沿的科技布局,带动我国产业创新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创新链后端延伸,紧跟世界技术转型和科技进步的步伐。
在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一家绳网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绳网产品(2023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发
一季度GDP增速或在4.4%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多个部委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落实中央相关政策,部署年度工作,全国各地开年也在密集部署,以推动今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024年一季度已进入稳增长关键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其中,降息降准落地的可能性较大,基建投资也将保持较高水平。”王青对风口财经表示。
他认为,2024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0%左右,经济运行会进一步向常态化水平回归。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动能将“前低后高”,其中一季度GDP增速将在4.4%左右,后续有望稳定运行在5.0%-6.0%区间。202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居民商品消费还有较大修复空间,以及政策面会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2024年经济有望接近或恢复趋势水平,供需更加平衡。主要是国内居民信心逐步恢复常态,宏观政策有力支持,消费逐步向常年均值回归;稳楼市政策累积效果释放,房地产有望企稳回暖,房地产对投资与消费拖累影响减弱。同时,我国外贸结构将持续优化,外贸保持韧性。
责任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