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星宇上市首日涨超218%,冻资2013亿元创新高,北交所打新热引热议

风口财经客户端 许耀文   2024-01-11 23:05:23原创

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1月11日,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星宇”)在北交所上市。当天,云星宇盘中涨超218%,最终收涨166.31%,是2024年新上市的6只个股中首日涨幅最高的个股。

与首日表现相比,云星宇创下的一项打新纪录更吸睛:云星宇打新冻资约2013.47亿元,是北交所首只冻资超过2000亿元的个股,创下北交所开市至今的最高纪录。

2000亿元的突破,是北交所打新热度的最新表现。尤其在近期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沪深两市行情波动的背景下,云星宇“现象级”的表现更是为北交所做足了宣传。

这一“分化”的表现同样引起热议:北交所打新热度为何越来越高涨?是否会对沪深两市造成“分流”?有专家表示,北交所打新热与沪深两市IPO收紧有关,若沪深IPO恢复如常,北交所的打新热是否会消失?

云星宇2013亿元冻资创北交所新高

1月11日,云星宇在北交所上市。这是一家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智慧交通系统集成业务、智慧交通技术服务业务和商品销售及其他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云星宇的实控人为北京国资委,也是北京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国资企业。此前,云星宇曾于2016年向深交所主板发次冲刺但未果。2022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最终通过北交所登陆A股市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四年,云星宇的经营业绩普遍呈上涨态势,但在2022年出现波动,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2.99%与10.40%。2023年前三季度,云星宇“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下降11.68%;实现归母净利润8524.20万元,同比增加28.12%。

云星宇近四年经营业绩主要数据 同花顺iFinD

云星宇的发行价为4.63元/股,上市首日,云星宇盘中涨超218%,最终报收12.33元/股,收涨166.31%,是2024年新上市的6只个股中首日涨幅最高的个股。

2024年上市新股首日涨跌幅情况 同花顺iFinD

与上市首日的表现相比,云星宇创下的一项最高纪录更引人注目。发行结果公告显示,云星宇打新冻资为2013.47亿元,刷新北交所首只注册制个股威博液压创下的1814.75亿元的纪录,成为北交所首只冻资突破2000亿元的个股。

北交所开始至今打新冻资超过1000亿元的个股 同花顺iFinD

打新热与赚钱效应相辅相成

云星宇冻资创新高,是北交所打新热的最新表现。

在此之前,北交所的打新热已连续两个月保持高涨气势。2023年11月1日,纳科诺尔开启申购,冻资超过500亿元。之后,机科股份于2023年11月22日开启申购,冻资突破1000亿元。这个之后,截至1月11日,北交所发行9只新股,冻资均超过1000亿元。

北交所打新热为何愈发高涨?

“北交所打新热的背后是具有资金优势的投资者淘汰了原有那批老投资者。”子沐研究创始人刘子沐表示,北交所打新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沪深市场暂缓IPO,部分专注打新的资金转战北交所。二是北交所发行PE较低,发行规模较小,又是现金制度,资金规模越大,中签概率越高,符合机构的利益。

“最近北交所二级市场的活跃,特别是新股的良好赚钱效应也刺激了北交所一级市场打新资金的内卷。这也从侧面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机构在关注北交所市场。” 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打新上扬的时间点,与整体行情走高的时间点相近。

2023年10月27日,阿为特在北交所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008.33%,北交所打开了流动性的“阀门”,之后北证50指数接连上涨,一个月内涨幅接近400点。

不仅如此,继阿为特之后,北交所16只上市新股均未破发,除纳科诺尔之外的15只个股首日涨幅均在50%以上,赚钱效应显著放大。

2023年11月27日至今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情况 同花顺iFinD

“可以说,北交所的打新热与赚钱效应之间存在隐形的相关性。”刘子沐表示,打新锁定资金规模与二级市场平均流动性的比例为10:1左右,“锁定规模在2000亿元时,二级市场流动性在200亿元左右。北交所最近完成发行的康农种业的锁定资金在1700亿元,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在150亿元左右。虽然上下浮动较大,但已经出现趋势性的相关。”

专家:不认同北交所分流沪深流动性的观点

1月10日,上证指数依旧在2900点以下徘徊,A股市场的总成交额跌破7000亿元,约为6568.87亿元,而云星宇2013.47亿元的冻资金额几乎是当日A股市场1/3的成交额。

一边是北交所打新冻资屡创新高,一边是沪深两市表现疲软,极具分化的表现使得北交所打新热在自身影响力之上极受关注。随之而来的,有投资者担忧,资金在加速流入北交所的同时,会不会加剧沪深两市的“分流”?让本就低迷的沪深两市雪上加霜?甚至有媒体报道表示“从某种角度分析,北交所市场对沪深交易所的流动性起到了分流的影响”。

对此,周运南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由于北交所目前不是市值打新,无须任何市值,只需要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即可,所以也就吸引了众多低成本的资金进入北交所打新。这其中绝大多数的资金是风险厌恶型,即追求低收益且超低风险的投资。我们通常称这些资金为‘北交所职业打新资金’,并不来源于任何二级市场,也不会主动进入二级市场,所以不存在对京沪深二级市场的影响。”周运南表示。

刘子沐同样不认同北交所分流沪深流动性的观点,“首先要明确的是,参与打新的资金属性决定这类资金大概率是不会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的。同时,因为沪深市场即使打新冻资锁定,也有7000亿元日均成交,而北交所行情启动以来最高也就300亿元,不足沪深市场的1/20,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

真正与北交所打新相关的,是沪深IPO的节奏。显而易见的,沪深IPO收紧,是北交所打新资金流入充盈的原因之一。那么如果沪深IPO恢复正常,这一部分资金是否会回流?北交所的打新热是否依旧?

对此,刘子沐表示,“沪深IPO收紧”是推动这一波行情出现的原因,但并不代表会一直有相关性,“沪深IPO收紧,是投资者真正认识北交所的契机。随着北交所价值投资机会不断被发掘,投资者对沪深京三市的市场建设、投资风险和投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之后,即便沪深行情再次启动,北交所也仍会按其自身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发展,会在资金端形成与之匹配的资金规模、投资策略、市场风格。”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