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临近,“老头乐”何去何从?

热点新闻 |  2023-12-24 10:11:58 原创

大众新闻客户端 修从涛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前不久,河南南阳22岁女教师小婵,在出门买菜时被一辆“老头乐”撞倒,拖行数米,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一时间,关于“老头乐”的讨论充斥网络,冲上热搜。

“老头乐”,是一种兴起于2007年前后的低速三轮、四轮电动车,又被称为“老年代步车”。因其价格便宜,手续简单,无需驾照,不用上牌等特点,迎合了部分群体尤其是老年群体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保有量一度突破1000万辆。

然而,处于监管空白中的“老头乐”,因自身质量缺陷,加之违规逆行、违停、闯红灯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频发。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共发生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2023年上半年,这类事故起数同比上升四成,已占北京交通亡人事故的近10%。而2017年工信部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也显示,当时全国五年内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

“老头乐”整治刻不容缓。2018年1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就曾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明确表示老年代步车属于被纳入监管的低速电动车范畴。2019年初,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对市场存量低速四轮车给予2年至5年的退出过渡期。

随着过渡期临近,各地清退“老头乐”的进程加快。北京市已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将被全面禁止。

不符合规定的“老头乐”正逐步退出江湖,但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不应被忽视。

一直以来,由于入手门槛低、性价比高并且极为实用的优势,“老头乐”成为一些居民逛街买菜、接送孩子、接驳公交的理想代步工具。随着“老头乐”的退出,对于部分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必将影响日常出行便利。

有观点认为,“老头乐”引发声讨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脱离监管,不守交规。若其能够按照正常车辆接受监管,遵规行驶,或者限定活动区域,接受一定的交规培训,未必不可接受。

事实上,早在2021年6月,工信部就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纯电动乘用车的部分技术条件进行修订,同时也明确四轮低速电动车将作为纯电动乘用车的一个子类,命名为“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并提出了产品的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这也意味着“老头乐”等低速电动车将不再处于灰色地带。

但“转正”的代价是行业的正规化,包括自身质量需达标及上牌、保险等问题,也包括对老年群体挑战最大的“驾照”问题。

可喜的是,2020年10月,公安部放宽了申请驾照的年龄,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70周岁的年龄上限。这为更大范围的老年群体驾驶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出行,消除了政策障碍。

(大众新闻客户端 修从涛)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