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兴社区:活用“四度工作法”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地方法治 |  2023-12-21 21:56:47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随着管辖小区业主和物业矛盾激化,社区管理服务压力不断增大,以往“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此形势下,烟台高新区海兴社区加强社区治理方式改革,活用“四度工作法”,通过“红色引航”“红色物业”“红色教育”“红色助力”,释放治理温度、延伸服务广度、促进党建深度、拓展工作厚度,激发社区基层治理新活力。

做好“一件事”,释放治理温度

 “红色领航”,助推治理效能提升。“以服务全方位 共谋新发展”服务理念,打造“智汇海兴 美好时光”社区品牌,探索创新出“1234”工作机制,强化党建核心引领,形成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注重设置培养全科社工,实现居民办事“只跑一次”服务模式。通过组织社区自管党员开展戴党徽、示范岗,树立先锋旗帜,实行服务网格化,服务项目化,将社区“网格化”治理和“网格化”党建有机融合,形成全覆盖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社区党员带头助力全民核酸检测,打赢“网格”战“疫”,为居民安装健身器材,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织好“一张网”,延伸服务广度

 “红色物业”,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树立“红心物业”品牌,组建红色物业、红色网格、志愿服务三方队伍,制定“三融三创”工作机制,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整合资源,建立网格联系点制度,形成“街道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化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网格架构”,实现“党建引领+社区总抓+服务先行+多方联动”的社区物业治理模式,建立“周见面、月走访”物业例会制度,及时掌握群众需求,畅通沟通渠道,梳理“居民难点问题清单”,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逐步解决社区基层治理长期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高举“一面旗”,促进党建深度

 “红色教育”,深化红色聚力服务。整合辖区内外部教育资源,成立“教育联盟”服务平台,秉承“平台共建、共商共议、创新发展、服务社会”核心理念,实行“2+N”服务模式,联合高校合力共建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周边各类优质专业教育资源、社区相关力量,链接社区人文、服务资源等,实现“N”个社会教育资源汇力,保障教育联盟活力与生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中高考咨询服务、青少年培训服务、以及其他“N+”类服务。

答好“一张卷”,拓展工作厚度

 “红色助力”,彰显精准服务品质。一是“党建+项目服务”建好党群共建融合线。实行“组织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的5联工作模式,建立“红心服务联盟”会议制度,加强社区与双报到部门间工作互动、信息沟通、将责任压实在一线,凝聚区域化党建强大合力,实现党建服务资源与社区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大力开展“社区吹哨、部门报道”工作,坚持走进群众内部,力争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实现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环境整治的“绿色引擎”。二是“党建+网格服务”,建好群众服务先锋线。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网格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工作格局,强化网格、深入楼栋,常态化开展网格大走访,做好九小场所经营指导等服务,征集群众意见、满足群众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实际工作中淬炼提升治理能力。三是“党建+志愿服务”连好幸福生活服务线。以“微光365”便民服务活动为契机,成立以民族群众、双报到党员、大学生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法律维权、宣传教育、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活动,将服务“打包捆绑”送到居民手中,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化、零距离服务。通过面对面、心贴心,进一步延伸社区服务触角,织牢党群一张网。

(通讯员:王艺颖  黄带军)

责任编辑:冯欣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