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花落”蛋壳黑陶高柄杯

联合网    2023-12-19 21:55:34

编者按: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推选情况的汇报,指出,要深入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力度,提升优质文化旅游供给水平,努力推出更多文化“两创”标志性成果。

今年8月份开始,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推选工作,历经3个多月的文物遴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推出蛋壳黑陶高柄杯作为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什么?推选历经哪些过程?蛋壳黑陶高柄杯被推选为山东文物标识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推动文物“两创”发展?联合日报策划推出专题《满载历史密码 聚焦数千年中华文明 ——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花落”蛋壳黑陶高柄杯》,通过深入采访专家学者、政协委员,以期解读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推选的来龙去脉,讲述蛋壳黑陶高柄杯故事,引领社会各界认识文物、感知文物,讲好山东文物故事。

近日,山东公布山东省文物标识实物原型,被考古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历经3个月的论证、甄选,高票中选。

这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在山东博物馆二楼六号展厅里,这件凝集数千年前中华文明菁华的文物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观赏打卡,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蛋壳黑陶高柄杯有何“前世今生”?什么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做出蛋壳黑陶高柄杯?为何它在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山东标识实物原型?让我们一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代表中国乃至世界制造史上的一个巅峰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一种史前盛器,出土于日照东海峪遗址,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典型代表。”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介绍,祖形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黑陶高柄杯,流行于龙山文化早期,主要分布在山东潍淄流域和临沂沭河流域一带。器物高26厘米,口径9.4厘米,浅敞盘口,杯身直筒圆底,器柄中空,内含陶球,并有镂空装饰,圈足形器座,是已出土蛋壳黑陶杯中最精美的一件。

记者现场看到,其器型由盘口、杯部、器柄、底座4部分构成,以独特的大盘口作为器形主要特征。器壁厚度不到1毫米,杯口最薄处仅0.2毫米,造型灵巧,挺拔秀丽,色泽典雅,工艺精湛。

孙波表示,蛋壳黑陶高柄杯在我国古代制陶技术以及我国古代美学观念的发展上都是最顶峰的代表。器形上面是一个侈口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如倒置的花蕾;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形态纤秀,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最为神奇的是,柄腹鼓出部位中空并布满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其内有一颗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杯体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极为精巧。

“黑、光、亮、薄、轻”是蛋壳黑陶高柄杯最显著的特征。“黑”是指它的颜色,为漆黑;“光”是指它在光线下反光发亮;“薄”是指它的胎壁特别薄,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轻”是指它的重量很轻,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重量不到一两。因此,这种陶器在考古学界享有盛名,认为它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制造史上的一个巅峰。

制造难度大,需要极高制作工艺和水平

在山东成千上万的文物中,人们为何对蛋壳黑陶高柄杯情有独钟?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栾丰实从制造工艺及难度上解读了蛋壳黑陶高柄杯的独特之处。

“蛋壳黑陶高柄杯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很大。每件蛋壳黑陶杯都是手工制成,其制作经历选料、制坯、装饰、烧制、渗炭、打磨等多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栾丰实表示,制作流程采用模块化生产,把一件复杂器物分解成几部分完成,然后拼接到一起。这种制作思路对之后青铜器分开浇铸的生产工艺产生了积极影响。

栾丰实认为,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制作工艺和水平最高。“第一,它的制作陶泥全部是经过反复淘洗、沉淀和过滤,陶胎内不见任何杂质,质地细密坚硬,所以它才能做到这么薄;第二,它成型的时候,采取快轮拉坯和修坯技术,蛋壳黑陶高柄杯的杯和柄是分别轮制后粘接而成,在拉坯过程中要求稳定、不能摇晃,一晃就会发生变形,这要求工匠必须有高超的制作水平;第三,蛋壳黑陶高柄杯的柄部镂刻了各种精密、漂亮的纹样,在如此之薄且还没有完全干的陶胎上进行制作是有一定难度的;第四,烧制难。蛋壳黑陶高柄杯在窑里烧制的过程中,因为薄,所以火候要特别均匀,经过检测,蛋壳黑陶杯的平均吸水率只有千分之四。在烧制过程中除了烧制火候要均匀之外,还要经过渗碳工艺处理才能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漆黑色。具体做法是在烧窑后期,封闭陶窑的排烟孔,使窑内积聚大量黑色浓烟,微小的炭粒不断进入陶胎空隙,并向陶胎内部扩散,从而形成胎体致密、内外均黑的色泽。”栾丰实分析,这些都说明龙山文化时期的制陶工匠对陶土的选择和烧窑技术的掌握均已达到了十分高超的境地。“今天的研究人员模仿烧制如此轻薄的陶器也是相当困难,可见龙山文化时期掌握烧制蛋壳黑陶技术的工匠,一定是当时的尖端人才。”栾丰实感慨说。

赋予礼制内涵 代表山东地区文化和社会发展

在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中,蛋壳黑陶高柄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栾丰实介绍,文明产生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因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礼制。蛋壳黑陶高柄杯功用特殊,已经完全礼器化,是能够反映当时礼制的一个代表性器物。

记者了解到,虽然蛋壳黑陶高柄杯现在被认为是一件酒器,但是实际上它已脱离实用范畴,成为在重大祭祀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礼器。从出土的墓葬看,蛋壳黑陶杯出土数量较少,而且一般出土于大、中型墓葬或遗址祭祀遗存中,在墓中往往是单独摆放,不与其他的随葬物品混杂,摆放位置离人体很近,位置显要。由此,蛋壳黑陶杯被赋予了明确的等级理念和礼制内涵,是在贵族进行祭祀、宴飨等重大礼仪活动时使用的礼器,这也反映出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财富聚集和阶级分化。

“通过礼器来反映其背后的礼制,就是所谓的‘器以载道’或者‘器以藏礼’。今天,人们在博物馆里将目光投向蛋壳黑陶高柄杯,能够穿越时空限制,一窥4000多年前中国社会发展到龙山文化阶段的礼制已非常发达。”栾丰实说,蛋壳黑陶高柄杯主要发现在山东地区,虽然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已经超出了山东现在行政区划范围,但是像蛋壳陶这一类的陶器在山东之外几乎没有发现,而且在山东有一定的出土量,所以它的指向性也非常明确,代表了山东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历经3个月推选 登上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宝座”

“山东是文物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高效统筹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介绍,为更好彰显山东独特地域文化,树立山东文物品牌形象,凝聚全省文物保护共识,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推选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文物遴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最终推选蛋壳黑陶高柄杯为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

此次推选时间跨度长。推选工作于今年8月下旬启动,考虑到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学特色明显、研究深入,特别是大汶口和龙山文化在全国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综合业内专家意见建议,从山东历年出土文物中选取了代表性强、知名度高的蛋壳黑陶杯、陶鬶、大口尊、亚丑钺、红陶兽形器等5类(件)文物作为文物标识实物原型候选器物。11月10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国内文物考古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9位权威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形成了推选意见。

推选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蛋壳黑陶杯、陶鬶两类文物无论是从历史文化、内涵价值、结构造型,都具备作为文物标识实物原型的较好条件,蛋壳黑陶杯可谓是“棋逢对手”。而在参与推选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和蛋壳黑陶竹节柄杯两件蛋壳黑陶杯类文物中,蛋壳黑陶高柄杯推选人数最为集中,最终脱颖而出。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听取了关于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推选情况的汇报,审定蛋壳黑陶高柄杯为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

“确定文物标识实物原型,对充分展现齐鲁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推动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王磊表示,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专业团队进一步提炼文物特征、内涵与价值,精心设计简约大气、具有山东特色的文物标识;策划开发文物标识主题伴手礼,引领文物文创品牌建设,打造山东旅游必购品;加大标识宣传力度,在文博展览、考古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会议活动及各类文物宣传品等方面广泛使用,更好彰显山东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形象。

责任编辑: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