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人急需刚需 济南织密四级基本养老服务网满足多元化需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王君   2023-12-18 14:43:58原创

从长者助餐到日间照料,从应急呼叫到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

面对人口深度老龄化的形势,济南市立足大城市养老实际,聚焦特殊老年人急需刚需和广大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不断织密基本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提高基本养老服务的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有效保障了19154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照料或集中托养服务需求,基本养老服务惠及全市183万老年人,初步探索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济南路径”。

聚焦“有地养”

夯实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基础

早上9时,65岁的唐淑娟和往常一样,来到历下区千佛山街道佛山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卡”。中心距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长者食堂、中医理疗、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把唐淑娟从家里的沙发上“拯救”出来。

这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位于佛山街的热闹地段,“原本是佛山苑社区居委会的门头房,年租金七十多万元。”佛山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董会介绍,中心自2022年6月开业运营以来,便成了周边老年居民的“心头好”。

“无论是居住环境、日常出行,还是养老服务,现在社区对老年人越来越友好了。”住在市中区百花明都小区71岁的盛世兰老人,与唐淑娟有着相同的感受。七贤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百花明都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由山东绿地幸福家运营,为绿地国际城百花明都及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的康养服务。自从盛阿姨把家搬到这里,养老服务也送到了家门口。

养老不离家是多数老年人的选择,但在大城市,特别是主城区、老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项目选址难、落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济南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在做好规划基础上,创新分类施策,坚持‘新账不欠’‘老账力还’等措施破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难题,探索出养老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良好机制,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一批功能完善、服务优良、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设施,很好地发挥了支撑社区居家养老的‘据点’‘支点’作用,一定程度满足了老年人养老不离家、在家周边养老的需求。”济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孔彬介绍,同时,济南市大力推进公建民营、委托运营,推进连锁化、区域一体化运营,并培育了山东右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东惠和仁德康养发展公司、椿合慧养(山东)康养发展有限公司等20余家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本土养老服务企业,依托其成熟的运营经验,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济南市围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织密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4188处,基本养老床位3100余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81%,区县、街道、城市社区三类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超57%,其中钢城区实现了农村幸福院全覆盖。

聚焦“养得起”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补助制度

今年7月,73岁的张阿姨和老伴一起从济南制锦市小区搬到了金龄健康·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我和老伴要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园区环境好,吃住有人照顾,价格也不高。”说起这个“新家”,老人为这里硬件设施和养老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张阿姨入住的金龄健康·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是山东省济南市重点养老示范项目,由金龄健康产业投资(山东)有限公司运营。自2021年开始,济南市民政局在此设立200张普惠型养老服务床位,以满足不同层次、特别是经济困难家庭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在市中区党家街道展东村,76岁的老人朱长芳最开心的,就是金龄健康家庭养老床位护理员龙茂玲来家里和她“约会”。金龄健康免费给提供了轮椅,安装了安全扶手,配置了助便器,护理员龙茂玲还定期给她上门按摩、剪指甲、收拾卫生洗衣服等。这得益于济南市推出的居家养老新举措——家庭养老床位。

通过这张“床”,章丘区垛庄镇91位农村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每个月不少于4次的专业养老护理服务。

“济南市家庭养老床位现已建成2524张。”12月4日,济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楠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目前,“济南市对户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全员纳入,均可按类别享受各类政策支持;聚焦失能、失智和高龄独居等急需、刚需老年人群,根据服务对象失能情况提供差异化补助,将补助资金发放给服务方;采取‘普惠+优待’措施加大对低收入老年人的政策支持,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募捐善款3400余万元,政府配捐300万元惠及群众120万人次。”孔彬告诉记者,济南市民政局还制定出台《济南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和委托服务实施方案》,逐步建立“3+3+8”探访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实行差异化、多元化、定制化服务,让关爱变得更有品质、有温度。

聚焦“养得好”

提高基本养老服务品质

在历下区解放路街道青龙街社区长者食堂,每天临近中午,都有不少老人前来就餐。这处社区食堂占地500多平方米,服务能够覆盖周边的三个社区。

“这个餐厅每天提供20多个菜品供老年人选择,低油、低盐、低糖,菜品荤素搭配,软烂可口。营业时间拉得也比较长,从上午的九点到下午两点,都是老人的用餐时间。”山东惠和仁德康养发展公司总经理巩成坤介绍,历下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只需负担8元,8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只需要负担6元,就可以享受一顿“一荤两素一汤一主食”的营养套餐。

像这样的长者食堂,济南市已建成550多处,加上农村的助餐站点总量达2590处,日均提供助餐服务近2万人次。

对于打算机构养老的李月兰老人来说,找养老机构已经不是难题。自从跟着社区的社工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她已经爱上了拍摄视频,刷“朋友圈”。“这些养老院都是官方认证的。”她拿着手机现场给记者演示:打开“济南贴心民政”公众号,点击“联系我们”,就能轻松查到济南市五星级、四星级养老机构的名称、星级、电话等信息。“我已经电话联系了一家养老院,过几天就去住一段时间。”

为促进养老服务设施规范管理,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济南市开展了5类示范型养老服务设施培树活动,共选出各类示范型养老服务设施80个。在此之前,济南市民政局还面向全国遴选家庭适老化改造、老年人能力评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级评定组织、优秀养老服务设施营运组织(企业)共92家优秀养老服务组织(企业),多方面提高基本养老服务品质。

“济南市民政局强化综合监管效能,完善市、区县两级养老服务平台,助力养老服务数据整合、综合监管。”孔彬表示,目前已与6家银行合作,通过济南市养老机构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防范了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风险。加强养老服务智慧监管,为524处养老服务设施安装视频监控和电、气、消防等安全监测设备,打造“服务监管一张网”。

(王君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