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舆 | 准备休息的“鸡排哥”,如何重新定义“长红”

捞舆 |  2025-10-08 13:52:48 原创

赵晓昕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国庆中秋长假接近尾声,“鸡排哥”李俊永终于决定给自己放一个假。10月9日这天,他将迎来走红后的第一个休息日。这段时间,围绕他流量下的坚守与疲惫,舆论场展开了诸多关于网红生命周期的讨论。在镜头中,“鸡排哥”的摊位被汹涌的人潮包围,每日高强度炸鸡排之余,他还要接受媒体采访、与顾客沟通互动、和游客合照握手,同时忍受部分流量捕手毫无边界的打扰。随着镜头下的疲惫感越发明显,即便“鸡排哥”表示自己没事,仍有许多人担心他的身体,喊话希望他多休息。

网友们的“劝歇”,并非简单地可怜或同情“鸡排哥”的超负荷运转,而是希望他能够在爆红之后“软着陆”,实现细水长流的“长红”。这种心态,是在经历多次类似事件后,对畸形流量生态的反思与成长。

每一年,总有像“鸡排哥”这样的普通人被流量随机选中,他们的走红并无规律可循,却都面临着“火速爆红、光速沉寂”的宿命。这不仅是因为受众注意力资源有限,且流量本身就带着喜新厌旧的属性,更因为在“泼天富贵”面前保持冷静清醒、守住生活秩序,对普通人来说也并不轻松。

无论是“拉面哥”程运付因直播带货遭遇网络暴力,还是理发师晓华爆火时3天只能睡1.5小时,太多案例表明,被流量选中的普通人是幸运的,但当他们被过度围观和索取,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审视时,生活节奏和轨迹都会被打乱,往往身心俱疲,难以为继。

以牺牲个人生活秩序为代价的“红”,和一直站在聚光灯下、挂在热搜榜上的“红”,都只是流量狂欢下的短暂泡沫,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草根网红的迭代中,我们不难发现,能够穿越周期的真正“长红”,需要个人理性与外部系统的共同支撑,二者缺一不可。

对网红本身而言,“长红”的底色是坚守本心、不刻意迎合。“鸡排哥”之所以能成为顶流,并非因为他擅长炒作或打造人设,而是他身上不掺杂质的真诚、不被流量裹挟的专注。他把精力放在如何炸好鸡排、提升服务上,明确不使用预制菜、保证食品安全,就相当于守住了自己的“立身之本”,无论何时都有生命力。反观一些昙花一现的网红,或是为了博眼球刻意制造话题,或是为了变现盲目跟风转型,这种舍本逐末的操作即便能获得一时热度,也终将被受众抛弃。与其他草根网红相比,“鸡排哥”的特殊之处在于第一时间配合文旅宣传,反复强调自己的主旋律是“赞美瓷都”,成功将个人IP与城市推广结合。结合景德镇近期的实践来看,官方授予“鸡排哥”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并且搭建平台、维护秩序、促进流量转化,这种帮扶让“鸡排哥”的个人IP有了扎根生长的土壤,也实现了城市营销的双赢。

必须注意的是,帮扶不是过度营销、竭泽而渔,而是在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游客体验的同时,将关注度转移到整个城市的文旅生态上。如此,即便未来网红个人的热度消退,其带来的流量也可以沉淀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长期“留量”,这对城市来说,也是一种“长红”。

爆红与速朽并非总是相伴相生。在给自己放一天假的“鸡排哥”身上,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清醒自持、守住初心的普通人,能经受住流量的淬火,将一时的热度,锻造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价值。

(大众新闻记者 赵晓昕)

责任编辑:任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