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济南|济南站北站房启用,百年火车站南北双翼焕新出行格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于泊升  李梦瑶   2025-09-26 08:58:03原创

9月26日,济南站北站房正式启用,南北站房实现直接连通,地下通道无缝衔接1条地铁线与6条公交线。自此,这座百年老站迈入“南北双站房”运行时代。百年枢纽增设“新门户”后,将重塑怎样的出行格局,会为市民带来哪些便捷?

三层结构4万余平米

上接南站房下连换乘区

9月26日一早,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的北站房正式与市民见面。当天,从济南站发车的K15次列车停在北站房南侧站台,乘坐该趟列车的旅客从候车厅直接进入站台乘车。

记者在现场发现,济南站北站房主体为三层结构,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从样式看,北站房整体风格方正稳重,造型与老商埠区呼应,竖向元素的重复运用形成简洁有律的建筑形象,又与既有的南站房呼应。

济南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北站房总建筑面积41995平方米,东西紧邻通普街和官扎营东街,建筑主体东西长256米,南北宽49米,建筑高度28.2米。

走进北站房可以发现,它的地上第一层设置为进站集散厅,有基本站台候车室、综合服务中心,内侧设有候车区域。大厅中央有一块较大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各车次的到站时间、检票口等信息。地上一层的西侧为售票区域,这里有人工售票窗口,还安装了自助设备。

从地上一层沿电梯到达二层后可以看到,这里除了有候车区域、商业开发用房,还有一条向南延伸的通道。这处通道一路上跨济南站的10、11股道,向南连通现有的南站房高架候车厅。

在北站房的地下一层,同样设有进出站通道,中间是出站口,两侧各有一个进站口。记者在现场发现,进出站口北侧即为北广场的地下空间。从现场布置来看,北广场总建筑面积约为11.91万平方米,包括站前广场及广场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共三层,可在这里换乘地铁、公交、网约车、巡游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从单向拥堵到双向分流

南北牵手“上进下出”

“北站房启用后,最直接的作用是重塑了济南站的南北进站格局。”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站房投入使用后,济南站将采用高架候车室南北两侧进站、地道南北两侧出站的“上进下出”方式。

南北站房的联动主要通过两大通道实现:地上的高架候车厅连廊和地下的连通通道。在北站房地上二层,这里有一处连廊可以通往南站房的高架候车厅。因为目前北站房临近站台停靠的是普速列车,需要乘坐高铁的旅客还需要去南站房乘车。但有了连通通道后,旅客从北站房也可进站,在完成安检后,直接进入地上二层的连廊前往南站房。

在出站方面,北站房地下一层的连通通道就在出站闸机南侧,旅客如在北站房临近站台下车,可直接在北站房出站,也可通过地下通道前往南站房出站。

在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看来,济南站北站房的启用,以及与南站房的连通,可以有效缓解南广场的客流压力。

近年来,济南火车站南广场的客流压力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今年春运首日,济南火车站发送旅客约4.5万人次。

作为百年老站,济南站曾长期依赖南站房单向进出,随着客流量增长,南广场交通拥堵、候车空间不足等问题突出。北站房投用后,济南站南北形成互补,让整个铁路枢纽的布局更均衡。

首设自动步道系统

携带大件行李无忧

“以前从济南站出来坐地铁得拉着行李绕半圈,现在通过连接通道到达北广场地铁站,直接就能去地铁通道。”经常往返济南、青岛两地的旅客李萌(化名)也关注着北站房的动向,铁路与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成了吸引她的地方。

在通普街正下方,一条长约500米的地下通道映入眼帘。这条通道宽约27米,内部净高6米,南起火车站北广场,北至轨道交通2号线济南站北站。

记者在现场实测发现,从北站房地下一层出站口出发,沿通道到轨道交通2号线进站区域,只需要5分钟左右。在前往轨道2号线的路上,地下通道的设计也具有吸引力,它的整体风格简约大气,墙壁上分布着“春柳蘸泉”“夏荷映湖”“秋钟漱月”“冬泉暖城”等介绍济南人文风光的壁画。

值得一提的是,通道还设置了3组6台自动步道电梯,从北向南长度分别为60米、60米和50米。这是济南在市区地下通道建设中首次启用自动步道系统。

“这样的设计是充分考虑到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旅客今后不再需要费力拖拽行李,可有效提高通行效率。”现场一位负责人表示。

此外,通过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八涧堡站可换乘3号线,还可以直接到达机场和济南东站。“过去,从济南站出来后只能打车或者乘坐公交车,无缝衔接地铁将最少省一半时间。”市民刘女士表示。

对于坐轨道2号线来乘车的市民也方便得多。通过测算,坐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后,过去至少要绕行1公里多才能到济南站,现在从地铁济南站北站则可以直接进入北站房,再通过北站房二层连廊进入济南站南站房,整个时间预计能缩短20分钟。

未来,济南火车站还将衔接轨道交通6号线,加上规划中的轨道交通5号线,济南站将形成三条轨道交通线路环绕的换乘网络。

提供千余车位

地下通道疏导车流

在地下换乘网中,公交、网约车、巡游出租车的接驳也是亮点。

从地下通道的布局来看,地下一层除了有连通通道前往地铁站点外,还包含长途及公交枢纽换乘,出站就能看到广场汽车站的售票窗口。地下二层则是旅客车辆、出租车、网约车临时停靠场所。地下三层为人防工程,主要用于旅客车辆临时停放。

“我们配备6条线路助力济南站北站房启用。”济南公交有关部室负责人表示,济南公交B84路、K125路、K167路、501路、568路共5条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些线路调整后,均将始发或途经济南站北站房的北公交枢纽。此外,济南公交还专门开通了游778路作为新旅游线路,连接济南站北公交枢纽与饮虎池,沿途设置大明湖西南门、趵突泉东门等站点。

“以后从火车站直接坐公交逛景点,不用转车了。”市民张先生看着公交线路图说。

值得关注的是,在地下二层,这里一共提供了1160个车位,公交车、网约车、社会车辆以及客运大巴将全部通过地下通道进出。“通普街、公益街是两个进站口,官扎营街有一个出站口。”天桥区城管局停车管理科科长耿亚林说,通普街主要走出租车和社会车辆进入地下二层;公益街则主要通行公交车、客运大巴和网约车。

张汝华表示,济南站将以“南北双翼”的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为远道而来的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于泊升 李梦瑶

责任编辑:于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