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为何选择25个基点?

金融首发 |  2025-09-18 10:24:43 原创

王新蕾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美国当地时间9月17日(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最新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此前芝商所CME Group数据预测,本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6.1%,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3.9%。

那么,市场为何普遍押注25个基点?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持平预期,较前值2.7%小幅回升。美国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0.3%,均持平预期和前值。

这份数据给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吃下一颗“定心丸”。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表示,从通胀看,今年4月,美国通胀率已下降至较为理想的水平,存在降息的可能。目前来看,尽管通胀较4月略有上升,但上升趋势总体放缓,并未出现大幅上升。从就业数据看,美国8月失业率较此前略有上升,非农数据大幅下跌,经济增速的放缓也导致其对就业的支撑逐步降低。因此,综合来看,9月美联储大概率将按照常规思路降息25个基点。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市场押注美联储将更侧重就业数据,近期就业数据远未形成明确的经济衰退信号,并不足以支撑降息50个基点。降息25个基点,这既能释放宽松信号,又为后续政策预留调整空间。若本次直接降息50基点,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对经济衰退的恐慌性反应,反而加剧不确定性。

白雪分析,尽管8月CPI同比反弹至2.9%,但主要是受能源价格和关税传导推动,关税对通胀的传导压力依然较为温和,在就业市场加速降温的背景下,薪资增速下行带来的需求降温将导致美国内生通胀下行,一定程度上抵销关税价格上涨的冲击。同时,近期非农就业人口大幅下修,或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可能早已出现疲软迹象,当前企业招聘意愿下降、工时缩短等滞后指标已显现。

现阶段,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加剧了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称,不排除美联储意外降息50个基点和后续持续降息的可能性。当前,影响降息的因素也在从经济数据逐步转向非经济因素:美国总统提名的美联储理事候选人斯蒂芬·米兰距离出任仅“一步之遥”,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开始面试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等,这意味着今后的议息会议暗流涌动。

“从经济逻辑层面,我们认为9月降息25个基点是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不错的开始,但如果考虑到政治因素,50个基点可能都不够,所以政治博弈带来的波动也在积压。”民生证券在研报中说。

(大众新闻记者 王新蕾)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