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武者以半生坚守,续八卦掌薪火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何毅 2025-09-16 18:00:59原创
9月15日清晨,青岛胶州一处休闲广场上,75岁的徐效良手持冷兵器枪,全神贯注演练枪法。一套招式行云流水,收势时他虽额角微汗,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尽显传统武术的精气神。这位身形稳健的老人,不仅是坚持习武近50年的 “功夫达人”,更是八卦掌第五代传人,用半生时光续写着这门传统武术的传承故事。
徐效良清晨出门,提枪练功。
谈及与八卦掌的渊源,徐效良的记忆回到了年轻时。1983年,他在烟台当兵期间,机缘巧合结识了八卦掌大师宫宝田的关门弟子张极甫。被这门武术的精妙技法与文化底蕴吸引,徐效良正式拜师,从此踏上系统研习八卦掌的道路。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他深耕套路与技巧,将八卦掌的精髓烂熟于心。
徐效良展示兵器子午鸳鸯钺。
这份对武术的热爱,在他1986年从部队转业回到胶州后,逐渐转化为一份传承的责任。“好东西不能断了根。” 抱着这样的想法,徐效良开始主动将八卦掌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他走进企业、深入社区,免费开设教学课堂,把掌法、步法、拳法等基本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爱好者。他还在胶州市区设立八卦掌辅导站,牵头组建八卦掌研究会,一点点搭建起当地的传承平台。如今,胶州市八卦掌门下已有50余名弟子,累计习练者更是突破千人,这门古老武术在青岛地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数十年的习武生涯,不仅让徐效良拥有了远超同龄人的健康体魄——他步伐稳健、行动敏捷,常见的老年病与并发症从未找上门,更让他成为八卦掌文化的 “活载体”。除了日常带徒习武,他还频繁走进社区、文化馆交流,多次站上国家及省市级武术表演大赛的舞台,用精彩的展演让更多人认识八卦掌。
在传承中,徐效良始终秉持 “守正创新” 的理念。每周,他都会固定时段开展教学,细致讲解掌法、步法、拳法等基本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演活动中,老八掌、八大掌、散手掌,以及八卦锤、判官笔、子午鸳鸯钺等兵器套路轮番亮相,刚柔相济的身法、变幻莫测的技法,生动诠释着 “形如游龙,视若猿守” 的八卦掌神韵。
徐效良指导弟子练习八卦掌。
不仅如此,他还深入挖掘八卦掌的文化内核,钻研其与道家易理、传统哲学的深层关联,梳理清晰的传承脉络;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独有的八卦掌桩功练功要诀,将传统功夫与现代竞技表演相融合,让这门古老武术更贴合当代人的认知与学习需求。
徐效良展示自己师父张极甫留下的拳谱。
随着年岁渐长,徐效良愈发重视 “资料留存” 这一传承关键。“师父们留下的东西太珍贵了,不能在我这辈断了档。” 他坦言,目前正联合女婿与徒弟,全力整理先辈传下的拳谱、口诀等珍贵资料,同时融入自己数十年的教学心得,将零散的技艺与经验系统化、文字化,为八卦掌的长远传承筑牢根基。
徐效良与女婿整理奖牌和证书。
“让八卦掌的历史、技法、文化内涵,在新一代人手里传下去、活起来,这是我这辈子最想做好的事。” 徐效良的话语朴实却坚定,这位七旬老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传统武术的传承,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代人用热爱与责任筑起的薪火之路。
这把刀用了近50年。
徐效良展示兵器子午鸳鸯钺。
徐效良展示自己参加各项武术比赛的奖牌。
徐效良带领弟子练习八卦掌。
每天上午,都有弟子跟随徐效良习武练拳。
(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责任编辑:黄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