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民情 道民意|网格员一天走万步,“靠脸熟”难解百家事

大众新闻 许金星   2025-09-10 08:56:36原创

在潍坊市奎文区的老巷子里,你总能看见一些穿着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日行万步,挎着小包,包里塞满了反诈、安全用电的“明白纸”。对哪家老人独居、哪户是租客、哪个商铺油烟机影响了住户,他们都门儿清。

他们是社区网格员,被居民称为“小巷总理”。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上至惠民政策、下至家长里短,最终都要穿过他们这根“针”。他们的日常工作到底做什么?居民和商户又怎么看他们?记者走进奎文区几个典型的老社区,听这些网格员唠唠心里的“百家经”。

“物业解决不了的,

最后都会找到我们”

9月4日早上8点15分,网格员杨永磊像往常一样来到社区办公室处理工作,利用半小时左右处理完手上的活,穿上红马甲、挎上小包,就准备去网格里转转。

他负责的昌大南网格属于奎文区苇湾社区,有11栋楼、373户居民,还有120多家小商户,正常转一圈下来需要两小时左右。

杨永磊的工作日常,就是下到网格里,发传单、查安全、收集问题。遇到楼边打牌的大爷、下楼扔垃圾的大妈,他都会问上一句“今天咱这边没啥事吧?”,有啥问题这些大爷大妈都会向他反映。

杨永磊检查小区下水情况

除了与居民打交道,网格内商铺的安全也是杨永磊的工作重点,商铺的老板都与他混了个脸熟,有的见面会开玩笑:“又来检查工作了,里面请!”。

昌大南网格是老小区,老年人和流动人口多,情况复杂。“物业解决不了的,最后都会找到我们。”杨永磊说。

前段时间有个单元东户下水道堵了,杨永磊带着单元长挨家挨户去“凑钱”。一共6户人,有4户是租客,租客一句话“找我们干嘛,找房东”,他就得辗转联系房主,“磨破嘴皮子是常事”。

除了当“收费员”,他还是老人们的“活攻略”。社区里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办高龄津贴、银龄安康保险都不知道要带啥证件。他就定期穿上红马甲,去小广场上、楼栋底下,喊话式宣传。“得把政策变成家常话,他们才听得懂、记得住。”杨永磊说。

苇湾社区书记马丽丽有句话:“每天一万步,见面自来熟。”这成了社区内所有网格员的工作写照。只有跑得勤,混个脸熟,工作才好开展。

网格员看望独居老人

网格员的工作,远不只协调“筹钱”和宣传政策,有时更关乎生命安全。

苇湾社区网格员王亚男讲了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事儿。今年,她负责的网格里有一个独居小伙,下班煮饭忘了关火,躺在床上玩手机,家里冒起了烟。单元长发现后立刻上报。

“我们和民警赶到后,怎么拍门他都不开,在里面特别‘淡定’。”情况危急,王亚男和社区应急队果断请来开锁师傅破门而入,“一进去,满屋都是杂物,烟味呛人,他却跟没事人一样。”事后,社区还帮着这名小伙清理了堆满客厅的纸箱等杂物,消除安全隐患。

“我们比他还着急!”王亚男说,“在这儿租住的年轻人安全意识薄弱,这也是我们最放心不下的。”

另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调解楼下饭店与楼上居民的矛盾。饭店管道堵塞、油烟呛人,老板一开始极不配合。网格员和楼长多次上门协调无果,最后只好启动“联动机制”,请来社区、城管、民警一起坐下来开了三四次协调会,最终让饭店老板承担了维修费的大头,并改造了油烟管道。

检查没有执法权

工作全靠脸熟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出去了全是办法。”这句话成了网格员们做好工作、解决问题的信条。

工作中最让网格员们头疼的,是“名不正言不顺”。

“我们去检查商铺安全生产,人家第一句就问:‘你有执法证吗?’我们只能亮工作群、说好话。”杨永磊坦言,“网格员没有执法权,工作全靠一张脸,去得多了,人家认你这个人了,才让你进后厨看看。”

网格员的工作,居民们看在眼里。

“老潍城人都知道,苇湾这边地势低,一下大雨,我们的地下室就容易淹。”居民蒋桂英说,“只要雨一大,网格员就带着楼长、单元长过来,好多人来帮我们抽水,连续几天都守在这儿,这些我都看着呢,比电影里演的还真实!”

居民徐洪芳则对网格员处理地下室乱堆乱放事项的效率印象深刻。社区中有的老人将捡来的废品在地下室公共区域乱堆乱放,一方面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通行,同时又存在非常大的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

“往往居民一个电话,网格员马上就来处理。”她还提到,像社区公益岗这样的惠民政策,全靠网格员上门宣传,“我就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现在从事的就是公益岗的工作。”

“费力不讨好。”樱园社区的王大爷这样评价网格员的工作,“哪家种的小菜园占了社区绿化,他们得处理;哪家电动车飞线充电了,也得他们解决。全是一些得罪人的活,不好干!”

网格员处理违规停放电动车

当然,居民们也有更高的期待。蒋桂英希望,在预防老年人被诈骗方面,网格员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再大些,“还是有不少老姐妹会上当。”

王大爷则认为,网格员们在协调能力方面还得下功夫,“尤其针对那些平时不太自觉的住户,还得加强工作。”此外,他还希望网格员能够加强巡逻的频率和力度,及时掌握网格的各种情况。

网格员有哪些

困惑和期盼

尽管收获了支持和感动,网格员们也有自己的困惑和期盼。

最大的困惑是“本领恐慌”。苇湾社区副书记武怡君说:“居民需求越来越高,我们却不是社区治理的行家。像我这样不是专业出身的,法律、物业知识都得从头学。我们迫切希望有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培训。”

最现实的困难是“经费紧张”。奎文区梨园街道平安法治办副主任石忠义直言,目前许多网格员的补贴经费非常有限,“不足以当成一个营生”,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最期盼的是辅助力量的强力支撑。“遇到蛮不讲理的居民,我们苦口婆心没用。希望派出所、城管能和我们绑定得更紧,遇到紧急情况能‘一键呼叫’,迅速联动。”樱园社区网格员付伟说。 

(大众新闻记者 许金星 修从涛 刘玉凡 都镇强)

相关报道:

说民情 道民意|骑手们的“难”与“盼”

驻村第一书记:“送鱼”救急,“授渔”谋远

如何烧好社区治理民生宴?山东实践:既要给锅也要给柴

责任编辑:赵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