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⑰|“我们进了莒城”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于岸青 纪伟 黄露玲 周世显 2025-08-28 06:52:15原创
编者按
“本报的使命就是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发表一切有益于抗战的言论”。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八百里沂蒙创刊,发刊词中这样写道。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将这一磅礴宣言贯彻到底,一篇篇社论和文章,就是打击敌人的一发发炮弹,578位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大众红”,是世界新闻史上少有的史诗级篇章。正如大众日报首任总编辑匡亚明在创刊七周年时所说:“大众日报的历史和山东人民抗战史分不开,它是山东人民英勇抗战的史诗,也是山东人民艰苦抗战的缩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大众报人而言,既是庄严的时代使命,也是对自身光荣历史与办报初心的回望与传承。8月6日起,大众日报推出“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系列报道,讲述一张报纸的抗战,也讲述一张报纸记载的抗战,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1944年11月14日,八路军山东军区集中滨海区主力部队,在鲁中军区一部和地方武装配合下发起莒城战役,城内伪军莫正民部按预定计划反正,我军迅速攻入城内,但日军中队借助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战斗十分激烈,在我军围困打击下,被毙伤俘百余人的日军残敌于29日连夜仓皇逃窜,莒县城遂获解放。
莒县是“我山东一百零八个旧县境中的第一个大县,土地肥美,物资丰饶;此这一大县的解放,不仅解放了原在敌寇统治之下的七百多村庄,三十余万人民,而且还使我鲁中、滨海两个战略区完全打成一片,使沿海平原与沂鲁山区成为一个互相依托的战斗整体”。此战还是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结合的范例,《解放日报》社论盛赞,莒县解放战役,表现了我军高度的战斗力与攻坚的英勇牺牲的精神。
战役开始前,大众日报(新华社山东分社)组织了前线记者团,随军作战地报道,记者团负责人之一是山东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曹秉衡,成员有大众日报记者辛纯、文菲、李后,有滨海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宋文礼,战士剧社文艺教员那沙、演员王黎明、民兵报记者郑坚等,但参团记者均以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身份参加报道。报社发行部蔡连民等7人随军发行,一方面负责把稿件送回报社,另一方面把新出的报纸直接发行到阵地。这种组合参战的军事报道方式在山东根据地是第一次,发行部门配合参战也是第一次。
战斗打响,记者参战愿望强烈,部队首长为保护记者们的安全,在我军将日军压缩到城中心小围子后,安排他们在外围做动员群众拆除城墙的工作。
11月15日傍晚,记者们得知前方战事紧张,再次坚决要求到一线阵地采访并做鼓动工作。当晚,曹秉衡、王黎明、那沙3人随部队接近敌军碉堡时,在一个巷口遇敌密集火力封锁,几枚手炮弹(掷弹筒)在四周爆炸,曹秉衡被弹片击中头部当场牺牲,王黎明负重伤,次日牺牲在野战医院,那沙双腿也被炸伤。16日上午,记者宋文礼进到前沿我军与日军对峙的工事里,从瞭望孔观察敌情,有经验的指战员都是从侧面隐蔽观察,防止被敌人发现、狙击,宋文礼战斗经验不足,探头从瞭望孔中间观望,被日军子弹击中头部,不幸以身殉职。
报道刚刚开始,前线记者即遭受重大牺牲,但此次战役报道仍是大众日报军事报道中一次重大进步。从11月17日开始到12月1日,共刊发报道17件,包括战斗进展消息、前沿现场报道、评论包括莒城攻克后扩大战果的情况。延安新华总社来电着力肯定:“此次报道莒城战役,迅速周密,这是你们工作进步的一个标志,望循此继续努力。”
1944年11月,莒城战役结束后,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举行追悼会,悼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前线记者。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报委员会、山东军区政治部颁发指示表扬莒城战役前线记者团:“这次参加莒城战役前线记者团的文化工作同志,在前线采访执行任务中表现了勇敢负责,不怕困难,不避牺牲,这正是他们执行了中央、总政为前线为战士服务的指示,在实行文化战线为战争服务中创造了成绩;而牺牲的或负伤的同志,更是执行中央、总政这一指示的好党员,好文化工作者,这次战役和渤海反蚕食、利津战役、讨吴战役、讨荣战役、讨李战役中的前线采访工作,都是山东执行军事宣传中的范例,启示了我们的文化工作和记者工作,面向战争面向群众的新方向,而在这几次战役采访中光荣牺牲的刘实同志及英勇负伤的李联峰同志、高光同志,都是我们文化工作中的好党员、好战士。”同时指出,要“接受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我所有的记者、文化工作者同志,都必须一方面继续提高勇敢负责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必须大大提高自己的军事常识与必要的军事技术,在战争采访中不仅有热情,有勇气,而且要有本领,有方法;把任务完成得更好。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文化工作者,记者同志努力的新方向。”
战役结束后,大众日报社在莒南南高庄为死难记者举行追悼会,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萧华、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大众日报社长陈沂到会致悼词,延安新华总社特电致哀、慰问。会后,为加强对前线记者的保护,山东军区政治部作出新规定:今后战地记者一般只进到团一级指挥所采访,非特殊情况不得靠近一线阵地。军区同时决定,将曹秉衡等烈士英名镌刻在抗日烈士纪念塔上。
(于岸青,大众日报高级记者,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馆长)
责任编辑:纪伟 黄露玲 周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