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山东省农科院9项成果入选2025年国家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大众新闻 王亚楠   2025-08-27 18:41:41原创

记者从山东省农科院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山东省农科院9项成果入选,其中5个品种入选2025年国家农业主导品种4项技术入选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

山东省农科院将以此次入选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示范推广体系,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5个主导品种:

齐黄34: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大豆新品种齐黄34于2012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先后通过江苏(淮北、淮南)、贵州审定,安徽、河南引种认定,国家黄淮中片、北片审定。审定种植区域跨越20个纬度、20个省(市、区),成为黄淮海、江淮、西北、西南、华南地区扩种大豆的主导品种,多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带状复合种植和盐碱地种植的推荐品种。近五年,齐黄34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黄淮海地区第一大品种,累计推广4000万亩。

济麦22:济麦22采用系谱选择法育成的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1998年出圃,2006年以来先后通过山东、国家、江苏、安徽、河南、天津和河北省唐山市审(认)定,2009年5月1日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为国家黄淮冬麦区水地组和山东省高产组区试对照品种,自2006年以来,连续多年90个点次创亩产700公斤以上高产典型。累计12年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其中2011年秋播面积3877万亩,占全国冬小麦面积的11.09%;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河北和天津等省市累计种植超过3.6亿亩,为全国小麦生产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济麦22 图片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济麦44:济麦44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绿色强筋小麦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安徽省及国家黄淮北片和南片审定。2021年12月30日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9年入选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超强筋小麦。先后入选山东省、山西省和国家粮油主导品种,2023年作为成长型品种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连续4年和3年为山东省和全国第一大强筋品种,已在我国7省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种植4000多万亩。

鲁棉研37号:鲁棉研37号是山东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适宜机械化的高产稳产多抗棉花品种,2009年以来先后通过山东、河北省审定和苏丹国家审定并引种到山西、天津等黄河流域主产区,2015年9月1日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鲁棉研37号是目前黄河流域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棉花品种,此前已入选2022年农业农村部棉糖生产主推品种、《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2025)》和《山东省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骨干型品种,2024年国家农业主导品种。

“鲁丽”苹果:“鲁丽”苹果是我国中早熟苹果的代表性新品种,聚合“优质、抗病、耐贮、免袋全红、早果丰产”等优良性状,成功解决了“早熟与优质、早熟与抗病、早熟与耐贮”难以聚合的世界性苹果育种难题,第一个在我国果树领域实现1000万元品种权转让。2016年以来先后通过山东、国家审定,2019年5月24日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20年6月19日获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在山东、陕西、河北、山西、云南、新疆等苹果主产区广泛推广栽培,种植面积56.8万亩,占全国新发展中早熟苹果的50%以上,已成为我国主栽苹果品种之一。

4项主推技术:

冬小麦播前播后双镇压精量匀播栽培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农田翻耕后直接播种小麦,做到农田翻耕与小麦高质量播种的零衔接,一次性完成耙耢整地、播前镇压、施种肥、播种和播后镇压多个作业环节,在确保小麦播种深度深浅一致的同时实现了播前播后二次镇压和沉实土壤,提高了小麦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协调了群个体矛盾,提高了对干旱和低温冻害等逆境的综合抗性,较传统技术籽粒产量提高了12.3%-17.5%,亩生产成本由160元降至120元,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突出。技术应用面积突破1250万亩。

夏玉米苗带清茬高质量播种技术:围绕玉米精准播种环节联合攻关,明确了夏玉米苗带清洁和高质量播种的关键技术参数,创新出夏玉米苗带清茬高质量播种技术及其配套农机具,并辅以精准化信息调控,有效发挥栽培技术与农机装备的精准凝聚效应,实现行播种深度、施肥深度、株距一致,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本技术自2013年开始研发,累计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域建设夏玉米苗带清茬种肥精准同播技术百、千亩示范方50余处,累计推广应用1000余万亩,比常规技术出苗率提高6.5%,群体整齐度提高9.2%,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0.27%,平均增产8.34%。

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体系突破了定苗、整枝、打顶等长期依赖人工的困境,攻克了热量不足和高密高产条件下高效脱叶难、肥水投入大,内地棉花结铃分散、集中成熟难等“卡脖子”难题。新疆机采棉脱叶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籽棉含杂率降低了43%;内地棉花吐絮期缩短了40%,实现了集中成熟和采收。采用该技术,平均增产5~10%、省工30~50%、节水减肥10~15%,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明显改善。制定了国家标准《棉花集中成熟栽培技术要求》。累计在我国主产棉区推广769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60 多亿元,其中2024年推广1850万亩。

早春设施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针对中原地区早春栽培马铃薯地温低、易受倒春寒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产量和效益不稳定的问题,通过采用优质脱毒种薯、催壮芽播种、膜上覆土、水肥一体化、设施环境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性,较常规生产用水量减少40%,化肥减量32%,农药减施38%,产量提高4.2%,效益增加20%以上,增产增效十分显著。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天津、江苏、新疆等省(区、市)累计推广80余万亩。

(大众新闻记者 王亚楠)

责任编辑:许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