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三年级三班暑期生活精彩纷呈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8-27 09:43:34原创
暑期以来,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三年级三班的学生们告别课堂,以“画画、跳绳、探自然、读好书、学本领、做公益”为关键词,开启了一段“沉浸式成长”的暑期旅程。多元活动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技能、在体验中感悟成长。
“我画了荷塘里的粉色荷花,还有蹲在荷叶上的小青蛙!”三年级学生举着刚完成的蜡笔画,眼睛里闪着光。暑假里,孩子们把“我的暑假计划”变成了可爱的卡通画——用彩虹色涂满“每天读1小时书”的方框,用蜡笔勾勒“和爸爸妈妈跳绳”的场景,甚至把“抓知了”的经历画成了连环画。“画笔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用艺术表达内心的想法。”班主任李老师说,“有的孩子以前不爱说话,现在会主动用画讲述自己的暑假趣事,想象力在色彩中悄悄发芽。”
“1、2、3……108!”清晨的小区里,绳子甩动的“呼呼”声与加油声交织成夏日乐章。“每日跳绳打卡”是孩子们的“必修课”:有的和父母比“双摇跳”,有的和同学组队玩“八字跳”,还有的挑战“花样跳绳”——单脚跳、交叉跳、跑步跳,小小的绳子在手中变出无数花样。“以前我一分钟只能跳50个,现在能跳120个啦!”学生擦着额头的汗,笑容里满是骄傲。体育老师表示:“跳绳不仅增强了体质,更教会孩子‘坚持’——从气喘吁吁到轻松自如,每一次进步都是汗水的成果,跳跃的不仅是身体,更是不服输的劲头。”
傍晚的树荫下,几个孩子带着自制的“捕蝉网”,蹑手蹑脚地寻找知了的踪迹。三年级的小辉是“抓知了小能手”,他总能根据蝉鸣的方向找到藏在树叶间的知了:“知了的幼虫叫‘爬叉’,要在地下待好几年才会爬出来变成成虫,它们的翅膀像透明的纱!”这些从观察中得来的“小知识”,比课本上的文字更生动。抓完知了,孩子们会在日记本里写下“知了的叫声是夏天的歌”,把自然的声音变成文字。“以前孩子总盯着手机,现在每天傍晚都要去楼下找知了,说‘要听夏天的声音’。”一位家长笑着说,“亲近自然让他学会了观察,原来每一个小生命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读了《昆虫记》,才知道知了是用腹部的‘发音器’唱歌的!”学生小钟刚放下书本,就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分享新发现。暑假里,“阅读角”成了家庭里最热闹的角落:学生组建“线上读书小组”,每天分享《夏洛的网》里的温暖片段;学校鼓励做“阅读手账”——抄下喜欢的句子,给故事主角画个小像,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以前觉得读书是任务,现在每天不读几页就不舒服。”一位家长说,“孩子说话时总能冒出‘生机勃勃’‘翩翩起舞’这样的好词,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变强了。”
“暑假作业我每天做一点,现在已经完成一大半啦!”学生展示着字迹工整的练习册,错题旁还认真写着订正思路。暑假里,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保持状态”的方式:孩子们制定“每日计划表”,上午做数学题、下午练生字,井井有条;有的跟着线上课程预习新知识,把不懂的问题记在“问题本”上;还有的组成“学习互助小组”,一起讨论难题——“你讲一道数学题,我背一首古诗”,学习变得有滋有味。“不追求‘刷题’,但要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李老师说,“看着孩子们主动整理错题、认真预习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懂了:进步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7月19日,彩虹湖公园的树荫下,出现了几个小小的身影——钟煜坤、钟艺航、田智伊等8名学生,带着自行准备的电解质水、矿泉水、风油精、自制止痒膏、藿香正气水,给高温工作的安保人员送去“清凉”。“叔叔,您喝瓶电解质水吧,补充体力!”“这个止痒膏是我自己做的,蚊子咬了涂一点就不痒了!”孩子们的声音稚嫩却真诚,安保人员接过物品,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次活动让我知道,还有人在高温下辛苦工作,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钟煜坤说,“这是我暑假里最难忘的事。”
夏日的阳光还在闪耀,孩子们的暑假故事仍在继续。画画是对美的感知,跳绳是对健康的追求,探自然是对世界的好奇,读好书是对知识的渴望,学本领是对成长的积淀,做公益是对爱心的传递——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串联起了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暑假。
“学习不止于课本,更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长不止于年龄,更是每一次尝试中的收获。”李老师说,“相信开学时,孩子们会带着这些‘阳光味道的记忆’,以更饱满的姿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这个夏天,三年级三班的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技能与知识,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向往,以及那份属于童年的、闪闪发光的快乐。而这些,终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行囊”。
责任编辑:曹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