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下的淄博餐饮 | 淄博餐饮业的破局与新生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宋明君 2025-08-07 16:35:16原创
8月4日,“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呷哺呷哺”)就发布盈利预告称,预期亏损大幅減少。公告显示,呷哺呷哺预期上半年收入约为19亿元(人民币,下同),相较于2024年同期减少约18.9%。
无独有偶,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全聚德")也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00万至14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2.51%至52.28%。
营收锐减近五分之一的呷哺呷哺、净利润“腰斩”的全聚德、线上外卖平台的冲击……“闭店潮”在餐饮行业横冲直撞,淄博的大小餐饮店铺又有何对策?
高端餐饮“下凡”背后
“妈妈,我要吃这个!看着就好吃。”8月5日,柳泉路蓝海国际大饭店,停车场外摆摊位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老中青三代市民都围在了这座蓝色小帐篷下。
“主要是方便,天气热,谁也不想在厨房忙活一身汗。有这些摊子挺好的,上下班顺路就买点,菜式也多,买几样够一家人吃了。”市民侯女士把自己的电动车往路肩一推,走到摊前开始打量今天的菜色。
“这个炒鸡来20块钱的,这个肚包肉给我拿3个,再来两个凉菜。”就这样,侯女士花了不到60元,就完美解决了一家五口人的午餐。
这并非个例。馥茂斋、又一村等淄博老牌餐饮纷纷支起外摆摊位,新鲜饭菜、炸货卤味、凉菜饮品……花样繁多的外摆摊位吸引了不少经过的市民前来消费。蓝海集团旗下酒店更是将外摆模式推广至威海、东营等地,抖音平台上,酒店员工现做现卖的视频获赞无数,6元一大杯的鲜榨果汁成了爆款。
这些传统印象中的高端酒店,如今以“好吃不贵”的性价比赢得了广大淄博消费者的青睐。
“所有菜品和原材料都是当天现制,没有预制菜,由后厨大师傅亲自炒制,价格亲民。”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酒店外摆也是为了方便我们的市民朋友,用实惠价格为他们提供大酒店的品质饭菜。”
酒店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装盒。
除了方便,其实还有一笔经济账。2025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2.8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呈现出总量增长但增速放缓的态势。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有105万家餐饮店倒闭,全年闭店总数预计突破200万家。
随着商务宴请需求锐减,原来高高在上的高端酒店,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甚至有高端餐厅倒闭。在此压力下,为维持运营,许多高端酒店不得不积极探索新出路。
由此,摆摊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既能把酒店闲置资源利用好,又能产生新的营收效益。
上门做菜,一步到“胃”
除了外摆,外卖平台也成为高端饭店“下凡”另一条赛道。虽然淄博诸多酒店饭店,如喜来登酒店、蓝海、博山饭店、聚友斋、春和园早已上线外卖,但在近日外卖平台价格战的加持下,一些高端酒店推出的套餐、菜品,叠加完外卖平台的红包和补贴,直接杀入了低端小店赖以生存的10元价格区间。
除了外摆,外卖平台也成为高端饭店“下凡”另一条赛道。
“他们用的肉是冷链直供的,我们去菜市场拿的价根本拼不过。”做了十年快餐的王大姐算了一笔账:她的小店一份炒面卖10元,成本占6元,利润4元,如果在外卖平台上利润会更低;而酒店同款炒面卖9元,靠着批量采购面粉和食用油,成本能压到4元,利润反而更高。
“而且消费者就是认有牌子的酒店、饭店,觉得‘高大上’、卫生有保障。”王大姐补充。
“我觉得饭店、酒店的后厨比路边小店是要安全卫生的。而且网上不是说老有那种‘外卖店’吗,根本不能堂食、全是预制菜,卫生也堪忧。”饿了么铂金用户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印象中最喜欢的是安徽人家的外卖,“分量很多、菜品也好吃,主要是人家无论是打包盒、餐具、包装袋都是很上档次、统一规格、印有饭店Logo的,不是那种‘国潮外卖’”。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淄博的酒店采取了与外卖异曲同工的上门服务。简单拨打电话,便能让餐厅中的美味菜品直接端上自家餐桌,甚至还有专业厨师团队上门做菜。
“除了有专业的外摆窗口,我们一直还有私宴服务,厨师上门为顾客做菜。”馥茂斋经理许琳告诉记者,“从点单、备菜、上门、烹饪,可以让客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端餐厅的美味。”
而这种上门做菜的服务更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家庭聚会、生日宴等,消费者可以邀请高端餐厅的厨师上门,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菜单,让高端餐饮服务直接在自己家里实现。
“上次我父母结婚纪念日,我请了一位高端餐厅的厨师上门做饭。厨师提前和我沟通菜单,准备食材,当天做出来的菜品非常精致,一家人吃得很开心。这种体验比在外面餐厅吃饭更有意义。”体验过厨师上门服务的市民董先生说。
记者观察到,厨师上门服务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其提供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对于高端餐饮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满意度。不过,厨师上门服务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厨师的安全保障、厨房设备的适配性等。同样需要行业共同规范。
放眼全国,各大城市中高端酒店也相继推出街边摊、外送服务,许多原来专做大型商务宴请的老牌酒店,都开始设置“外摆摊”,让厨师长们走到室外大展身手。与以往的大排档、小吃摊相比,这次高端酒店的“下凡”堪称“降维打击”,那么原本小店又要如何生存下去?
一些中低端餐饮商家表示,高端餐饮的加入,使得顾客的选择更多了,自己的生意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应对竞争,不少中低端餐饮商家不得不采取降价、推出新菜品等措施。
小店谋新,寻求新出路
民以食为天。在餐饮行业,不仅高端酒店要寻找新出路,餐饮小店更要求活。
“外卖订单变多了,但是一合计利润少了。”潍坊人李姐与老公在淄博小义乌附近开了一家炸串卷饼店,由于是附近颇为正宗地道的潍坊特色炸串卷饼,李姐的小店汇聚了一批老顾客,“开了5年了,之前基本上外卖和堂食82开,现在基本上都是外卖了。”
经营数据背后是更残酷的现实:高端酒店凭借规模采购、冷链配送压缩成本,同样的价格,酒店卖9元仍有利润,小店卖10元却难保本。
在线上外卖价格战和高端饭店“降维打击”下,李姐一度动了转行的念头。“不干餐饮能干啥呢,再坚持两个月,想点新东西招揽客人。”
8月1日,在社交平台上,李姐发布了这样一条帖子:“坐标淄博,有没有同行转手二手冷柜?”不到3个小时,李姐就买到了心仪的设备,“今年这餐饮真的是不好干啊。很多有门店的同行都倒闭了,设备、工具、桌椅都往外清货呢。”
回收冷柜,也是为了尝试“外摆”。而外摆的品类,李姐选择了淄博名气最大的烧烤。“这个决定也不是突然想出来的,烧烤的串就是炸串的串,我们每天只需要再进一点鲜肉,这样就能把烧烤摊支起来了。”李姐说。
有了烧烤摊的炸串店的确吸引新顾客。“给我来10块钱的猪肉。”在烧烤长炉后,李姐的老公麻利地抖索着手里的烤串儿,热情招呼着客人可以去店里坐坐等等。
李姐的尝试只是万千餐饮小店的一个缩影。
李姐的尝试只是万千餐饮小店的一个缩影,降低价格、买菜送啤酒、菜品创新、打造网红餐厅、网上宣传等等,都成为餐饮小店们摸索求生的方式。
在这场行业变革中,诚然大小饭店“拼效率、卷价格”的死循环依然存在,竞争加剧也给一些小型餐饮商家带来了生存压力。一些实力较弱、缺乏特色的商家可能会慢慢消失,行业利润也因此压缩,影响未来的健康发展。
但也催生了新可能。整体来看,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多了,餐饮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和菜品品质也提高了。无论是“大店外摆”,还是小店谋新,人间烟火气,才是最大的流量密码。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宋明君 实习生 王馨)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