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一般只能掰3天,他家错时播种收俩月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孙成民 2025-08-07 15:23:42原创
2025年7月中下旬,是麦收后种植的鲜食玉米集中采收、上市的时间。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办事处新农社区韩声杨村的韩午克今年种了120亩鲜食玉米,可在这段时间内,却是他开春以来最闲的时候,不用组织人掰玉米,不用组织人到滨州市送货。“我已经把今年的绝大部分鲜食玉米棒子卖出去了,成熟的都已采收完,一直到7月底剩下的地块才有棒子可采收。”他说。
韩午克种植鲜食玉米,采收是曾经最让他头痛的问题。原因是鲜食玉米棒子该采收了,从适口性来说要求3天内收完,5天过后就老了,价格低也没人要。现在,他找到了解决办法。
韩午克退伍后,在滨城区公路局收费站工作。因为喜欢农村、喜欢种地,他2016年辞职回村。流转了30亩地,种了十几亩核桃,剩下的种些粮食。同时,他养鱼、养鸡、养羊。“干了两年多,除了种粮食,别的都赔了,总共赔进去20多万元。”他说,“在农村,还得从土地上想办法。”
2018年,韩午克种了10亩地的五彩鲜食糯玉米。他收了玉米棒子,拉到附近集市上卖,有人说这是转基因的,也有人说是因为串粉了才能有这么多的颜色。又大又好吃的玉米棒子,0.5元一个还很不好卖。“不好卖就不能多掰,可这东西的最佳采收时间只有3天,结果10亩地的棒子,有一大半老在地里了。”他说。这种玉米最后颗粒干硬了,也没法当商品玉米卖,只能拿来喂自家养的鸡。
虽然赔了钱,韩午克却相信鲜食玉米的市场前景。当地人不认可,是因为还没有接触、接受这种东西;最大的问题出在销售上,这么短的采收时间,靠在集市上零售不行。
2019年,韩午克种了30亩鲜食玉米。除了在周边集市上卖,他试着走团购的路子,把产品卖到滨州市城区。这一年,鲜食玉米棒子价格一个涨到0.7~0.8元钱,他卖掉了大部分的棒子。虽然仍然没挣到钱,他却知道自己的路走对了。2020年,他扩种到50亩,价格也涨到每个棒子1.2元。这之后,他逐年扩大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到2024年已经扩大到120亩。
说起如何种植鲜食玉米,韩午克(左)的话可真多。
韩午克细说了他在实践中找到的解决鲜食玉米采收时间短、上市集中的问题:别只种一个品种。他现在种植的是5个品种,同一天种植,不同品种之间采收时间也会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要错时播种。
韩午克搭建了7个不同规模的拱棚,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梯次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他先播种大拱棚,随后依次种植小拱棚,最后再进行露天种植。即便是露天种植区域,也实施错时播种策略。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他已经精确掌握了每一粒种子的播种时间与成熟期的对应关系,确保种植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刚进6月,韩午克的大拱棚鲜食玉米就可以掰了,然后是小拱棚种植的玉米,再然后是露天地块的玉米。早采收的地块,继续种鲜食玉米,做到了一年两茬。
“我今年种的鲜食玉米,从6月1日开始掰,一直掰到7月15日,这一个半月里,我几乎是天天往滨州市城区送棒子。别人的鲜食玉米集中上市时,我没有掰子可以掰。到7月底,我才开始掰,最后掰到9月初,不过这段时间不是天天掰,能掰15天左右。”他说,“我的玉米棒子走团购,只在早晨组织人掰,上午送进城,确保棒子当天能上消费者的餐桌。”
韩午克种植的鲜食玉米,根据不同品种和播种时间,每亩种植3000至3500株。120亩地的鲜食玉米,2024年毛收入50多万元。前来帮助他掰玉米棒子的都是周边村庄上了岁数的农民,他不仅为这些农民提供早餐,地头上还放着一箱箱的瓶装水。“玉米地里热,人出汗多,不能让这些帮我干活的人缺了水。”他说。
对于种植鲜食玉米,韩午克还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个秘诀:多施用有机肥。他每亩地每年施用6.5立方米鸡粪。尿素只在玉米提苗时施用,之后便不能再用了,否则产出的棒子不再那么甜香。
韩午克把这一种植鲜食玉米的办法,手把手地教给了当地农民。“仅新农社区的7个村,今年就有农民种了70多亩地的鲜食玉米。”新农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心主任马莹说,“韩午克回乡摸索出来的鲜食玉米种植办法,正在带起我们社区的一个新兴农业产业。”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张永滨 郭文艺 董高峰)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