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让青年科学家“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

大众新闻 龙女  王新蕾   2025-08-05 14:37:34原创

“我希望有一个平台,能让我们联系到企业,或者让企业联系我们,大家共同探讨需求,让技术与需求对接。”7月30日,在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平行论坛、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为刚回国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忠义说。

“高校跟企业不能脱节。青年科学家深入企业、了解真实需求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科研,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会上,青岛中导中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总监刘芳说。

青年科学家们期待的平台,在会上正式启动建设。

“我们依托山东青年科学家协会,共同打造省内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服务平台。”山东省科协副主席、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主席张建介绍说,平台以“青年托举人才”为核心,整合青年科技人才库、供需对接、成果发布、政策资讯、热门活动等服务板块,提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匹配、政策动态与行业资源、学术交流、路演洽谈、线上论坛、导师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人才与产业的高效对接。

这个平台重点托举服务的,是342名从全省遴选入“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的人才。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副教授魏少鹏名列其中。

作为研究雷达信号处理、雷达成像等领域的科研人才,魏少鹏表示,如何将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更多电子信息产业,把“一个点”变成“一个面”,是他最近的关注点。

“将技术的应用领域从精深拓展至广泛,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然而,拓宽应用领域,需要我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需要更多的平台与政策支持。”魏少鹏认为,有了平台的建设,省科协的“托底”,青年科学家们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方面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和机会。

据介绍,省科协自2018年启动实施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采取“学术团体推荐+同行专家评选”的方式,遴选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托举,支持托举人选在“科研黄金期”潜心研究。会上为托举工程2021年度优秀结项和2025年度入选代表颁发了证书,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在全省遴选四批、共342名青年科技人才。

在本次大会成长论坛上,院士专家围绕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优化青年人才政策支撑体系、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与青年科学家们展开对话交流,耐心解答青年科学家提出的科研方向、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科研人员如何实现更好发展等问题,让在座每一位青年人才受益匪浅。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人才出身不能选择,时代也不能选择,但是奋斗可改变命运,要有拼命精气神和不服输、求完美、争第一的追求,才能取得成功。

山东交通学院副教授、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齐美丽即为2021年度优秀结项代表之一。她表示:“托举工程犹如雪中送炭,让青年科研人员更有底气,去启动一些高风险或者是高回报的前沿课题,不必被动地去追求项目”。

谈及科研与产业的衔接,齐美丽用一句话概括:“要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她指出,许多成果“走不出实验室”,根源在于缺乏与企业同频共振的渠道。为此,她提出四项建议:

一是围绕山东省优势产业链,每年发布“技术榜单”,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二是推动企业设立“青年科技副总”岗位,实现科研成果“即研即转”;三是建立“失败保险池”,对颠覆性技术探索给予失败免责,让青年人才敢闯“无人区”;四是强化金融赋能,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缩短产业化周期,让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耦合。

为推动人才与产业对接,“山东省青年科学家百人团”也在发力。山东省市两级科协成立了“山东省青年科学家百人团”,先后征集100余项技术成果和合作意向,向相关企业推介,并在会上签约,为青年科学家们找到学科落地方向、为企业对接科研人才项目提供助力。

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连续三年在济南举办,为强省会建设凝聚了青年人才资源。会上,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玉跃介绍,济南以“四个无忧”为主题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每年动态优化、修订发布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的“发展无忧”;打造了以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为核心的“1+N”项目孵化矩阵,为入驻企业项目提供免费工位、创业指导、培育孵化等全链条服务的“创业无忧”;面向高层次人才,提供20项绿色通道服务的“生活无忧”和以法定形式设立“海右人才日”,连续3年高规格举办“海右人才节”,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人才致以最高礼遇的“内心无忧”。

(大众新闻记者 王新蕾 龙女)

责任编辑: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