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电影《南京照相馆》主创岛城路演泪洒现场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黄靖斐   2025-08-02 20:41:50原创

8月2日,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主创团队来到青岛中影国际影城、SFC上影影城等地进行路演。这部由申奥执导,高叶、王传君、王真儿等主演的影片,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艺术表现力,在青岛观众中引发强烈共鸣。路演现场此起彼伏的抽泣声,观众红肿的双眼,以及散场后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构成了对这部电影最真切的评价。

平民视角更深切体会“无力感”

《南京照相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了南京大屠杀,老百姓手无寸铁,却用照片做“武器”刺破了日本侵略者掩盖暴行的谎言。

影片通过南京普通平民的视角,完成了历史记忆的代际传递。一位家长观众表达了对影片教育意义的肯定,也提出向青少年讲述这段历史的必要性。

申奥导演解释了选择平民视角的创作初衷:“从平民的视角来看这场南京大屠杀,大家更能深切地体会到那种无力感。”这种视角也更能让观众与历史人物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联结。导演特别强调:“电影里的人物跟情节是虚构的,但那个年代我们受到的所有欺压,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苦难都是真实的。”

小演员杨恩又分享了自己拍摄母女戏份的深刻感受:“我和妈妈有一场戏是后面没有逃出去,很多观众都以为我们母女俩可以逃出去。”这种打破观众期待的叙事选择,不是为制造绝望,而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正如恩又所说:“历史的真相不该被忘记,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因为这是很多先辈用生命换来的。”

踏上中国土地的日军都是反派

一位观众犀利地提出了关于日本角色塑造的问题:“电影里全部的日本角色都是绝对反派的,这个是非常不同于以往同类影片的一个设定。”申奥导演的回应掷地有声:“踏上中国土地的每一个日军都是反派,这是毫无疑问的。”导演的观点也是基于扎实的历史研究:“我们写剧本时做了历史背景调查和研究,他们不是成为军人后才变成军国主义者。”

关于日军对孩子的暴行,高叶描述了自己在表演时的状态:“那一刻我蒙了,所有恐惧的反应都是出于本能。我忘了我是高叶,我也忘了我是林毓秀,那一刻我就是在被迫拍摄照片的一个南京城的平民。”

对于影片中老金和阿昌一开始没有确认“伊藤”死亡的戏份,申奥导演补充道,影片展现的是普通人在极端情境下的真实反应:“我们的人民都是善良的,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拿过杀人的砍刀,在那一刻作出最优选择是非常困难的。”

《南京照相馆》之所以能够打破历史题材电影的说教窠臼,在于它找到了艺术表达与历史真实的平衡点。没有不过度渲染暴力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又不回避真相以确保历史的严肃性,既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又承担起文化记忆的传承功能。

“灯火辉煌”的现在是最好的“彩蛋”

在路演现场,一位外国观众表示,自己已经是第二次观影,他也参观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真实历史照片更加触目惊心,暴行比电影残忍一千倍、一万倍。”银幕上呈现的不过是历史真相的冰山一角。这位观众特别提到影片中“所有中国人都把安全的机会留给别人”的情节,让他备受触动,走出影院后看到“灯火辉煌”的现实生活,“这才是电影最重要的彩蛋”。

主演高叶在回应时几度哽咽,“我们可以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看着漫画,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忘了我们为什么可以在家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看着漫画。”这种将历史伤痛与当下和平生活并置的叙述方式,构成了影片情感力量的源泉。

关于林毓秀是否知道老金妻女命运的问题,高叶给出了富有深度的解读:“她这辈子都在寻找金太太和她的女儿,因为毓秀坚信他们拿了通行证活下去了,只是找不到而已。”她也进一步剖析了角色的心理转变:“林毓秀有了更重要的人生目标,想要凭自己的微薄力量为新中国的未来出一份力,而我们现在就站在了他们的未来。”当影片结尾的“彩蛋”,我们今日的和平生活与历史画面交相辉映时,每一个观众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和平的守护者: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实习生 刘海星 门心仪)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