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创新产改发展新模式 激发中裕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滨州政务 |  2025-07-29 10:13:08

记者 范桢 通讯员 李如东 牛志杰 张玥群来源: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升、权益上维护”总体思路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按照省、市产改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责任、创新思路举措、加压驱动落实,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不断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提升职工素质,提升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改之路。

一、创新党建模式,树立思想引领金色航标

中裕食品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精心打造“五心共建十好党委”党建品牌,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在党建引领下,公司着力提升产业工人在党代会、职代会等代表中的占比,实现产业工人在相关组织兼职的全面覆盖,让产业工人的声音更响亮、权益更有保障。公司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设“劳模风采”等宣传专栏,引导职工争当有理想、守信念的最美奋斗者。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先后获评山东省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山东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山东省首批党建百强品牌、省级新兴领域优秀党组织书记工作室等荣誉,成为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二、依托“四链融合”筑牢技能人才专业高地

坚持产业链筑基。公司依托产业链优势,创建省级粮食加工基地、食品生产基地、餐饮创业实训基地、新品种培育基地、生态畜牧实训基地五大见习基地,为合作高校提供实训岗位并引进大学生,与滨州职业学院合作开拓产教融合样板,以产业链为基础筑牢校企合作阵地。坚持教育链赋能。聚焦教育链,公司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共育,通过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实习与生产过程“三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双主体”办学优势,建立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及技能培训与技术研发基地,提升学院服务企业发展能力,以教育链激活育人效能。坚持人才链聚力。围绕人才链,实现校企共建走深走实,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接收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学生开展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并开展科技合作、共享成果,以人才链彰显共育成果。坚持创新链驱动。依托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深度衔接,校企围绕生产服务一线需求开展协同创新,通过科技合作、成果共享等形式,将教学实践、技术研发与生产需求紧密结合,以创新链为纽带激活“四链”融合内生动力。​

三、强化素质提升创立职工提升成长阶梯

推动学历提升,夯实知识根基公司积极助力产业工人学历提升,通过提供信息支持和学费补助等方式,帮助一线产业工人提高学历层次与专业知识能力,截至目前已组织百余人参与学历提升,为职工成长筑牢知识基础。实施人才激励,激发创新活力注重开展人才激励工作,着力激发包括劳模、工匠在内的各类人才的创新才能与工作热情,构建起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网络架构,以激励机制点燃职工奋进动力。提升技能水平,拓宽发展空间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组织多样化培训及竞赛,覆盖人员达千余人;同时扩大技能提升涵盖范围,为产业工人拓宽发展空间。推行新型学徒制,促进技能成才创新采用“现代学徒制”,助力职工技能就业、技能成才,走出一条新型学徒制精准融合培养之路。建立自主评价体系,驱动双向提升构建外部培训与内部技能提升“双向驱动”的企业自主评价体系,以师带徒为基础,结合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已评价技能人才600余人,充分调动了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为职工成长提供明确导向。

四、完善制度机制建成福利保障甜蜜家园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公司通过强化和创新党建工作,坚持发展党员向关键岗位、一线艰苦岗位倾斜,大幅提升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的比例,以政治激励增强职工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完善薪酬保障,提升技能热情公司积极为高层次人才申请就业、住房补助;依据自主评价结果,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人才申请政府补贴,切实提高职工学技能、强本领的信心和动力。健全成果奖励,推动创新活力加大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和省、市级技术创新成果的人员给予科研奖励;建立科技奖励长效机制,设立公司科技发展基金,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彰显荣誉价值,发挥示范作用开设劳模工匠表彰专栏,通过公众号、报纸等形式宣传高技能人才事迹,让其更受尊重、更有尊严、更显价值,使劳模的示范引领和形象带动作用日益彰显。深化人文关怀,凝聚团队力量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为困难职工送关怀、解难题;组织员工子女升学活动并发放助学金,参与人次达800余;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以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丰富职工文体生活;开展多样节日活动、发放节日福利以提升职工幸福感,增强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助力职工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开设爱心托管,传递工会温情创新开设“职工子女假期爱心托管班”服务,聘请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为有需要的职工子女提供假期免费看护、学业辅导和兴趣活动,有效解决职工“带娃”难题,让职工安心工作。

五、创新创效突破,打造劳模工匠领头雁阵

公司积极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创新能力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引领发展的“领头雁阵”。李恒钊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张志军劳模人才创新工作室自建立以来,完成科研成果6项,获得申请及授权国家专利28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8篇,审定小麦、玉米新品种10个,针对性提出适宜滨州地区种植环境的栽培技术新规程5项,大幅提升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区域乡村产业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张旭

责任编辑: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