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摸到真枪,兴奋得手指发抖!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开营,来自全国的学子走进潜院淬炼“深蓝意志”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陈亚梅   2025-07-25 22:39:48原创

红黄双旗在学员手中猎猎作响,每一次精准的挥动都在空中划出凌厉的轨迹,汗水顺着紧绷的手臂滴落,却无人擦拭。学生们低姿匍匐穿越地桩网,膝盖磨出痕迹也毫不停歇……

7月25日上午,由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在位于山东青岛的海军潜艇学院开营。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68名学生代表将参加为期14天的军事训练营活动。本届训练营以“踏浪海疆,逐梦深蓝”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让青年学子在浪涛与迷彩中锻造意志,厚植家国情怀。

旗语训练:红黄双旗写战歌,45度角里的青春密码

上午8时,潜艇学院主楼前,汇聚着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768名学员,身着海洋迷彩,以挺拔的军姿在广场上组成整齐的方阵。海风掠过年轻的脸庞,作训帽下的目光灼灼如炬。他们在这里举行完开营仪式后,就要进行为期14天的训练。

9时55分,烈日当空,刚刚举行完开营仪式的地方变成了训练场,整齐列队的学生们双手紧握红黄两色手旗,目光如炬。教官一声令下:“准备——通信开始!”刹那间,学生们的手臂同时扬起,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一场无声的“海上对话”就此展开。

手旗通信是海军传统的视觉信号传递方式,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特定的字母、数字或指令。

“注意!右臂平举,左臂斜上45度!”教员大声指导。学生们反复练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无人松懈。起初,动作略显生涩,有人左右混淆,有人节奏错乱,但经过多次重复,挥旗的轨迹逐渐变得流畅而精准。当训练结束时,教员留给了学生一个作业,下次用手旗表示“海洋”二字。

手旗无声,却承载着战场的千钧重担。当学员们最终在考核中流畅完成全套通信指令时,飘扬的红黄旗帜不仅传递着信息,更昭示着他们向合格“战士”迈进的坚定步伐。

轻武器射击:摸到真枪实弹,兴奋得手指发抖

西足球场,一排排枪在射击位上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经过教员演示,学生们掌握了基本动作。

“卧姿-装子弹!”随着教员的口令,学生们整齐划一地卧倒,拉枪机送子弹上膛的声音此起彼伏。第一次摸到真枪的学生朱延哲,手指微微发抖地抚过枪。“之前只摸过仿真枪,现在摸到了真枪实弹,感觉很兴奋。”

“保持稳固持久的据枪动作是取得优秀射击成绩的基础。”教员的声音在上空回荡。学员们脸颊紧贴枪身,透过觇孔凝视百米外的靶子。

学生们脸上虽然不停地滴落着汗珠,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采——他们终于体会到了“手握钢枪保家卫国”这句话的分量。

夕阳西下,学生们依依不舍地交还枪支。

学生感想:坚定了入伍决心,毕业就想参军

学生军事训练营并非简单的体能锻炼,而是一场全方位的素质拓展。烈日下的队列训练、战术匍匐、内务整理、刺杀训练……这些看似艰苦的瞬间,恰恰成为学生们突破舒适区、挑战自我的契机。许多参训学生感慨:“汗水洗去了娇气,纪律重塑了品格。”通过军事训练,他们学会了坚持与协作,更理解了“令行禁止”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郑锦妍说,“我来到潜艇学院,感觉这里空气特别好,景色特别美。现在真正开始训练比之前训练节奏要快一些。经过这次训练,内心更坚定了入伍的决心,想毕业后就参军。”

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始于2014年,自2017年起每年依托一个军兵种、聚焦一个主题定期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过9届,起到了极其鲜明的示范引领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政治、国防和社会效益。

少年强则国强。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以迷彩为底色,为青春刻下拼搏的印记。在这里,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有精神的淬炼与信仰的升华。这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正助力更多青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强国栋梁!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责任编辑:武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