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2025年“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隐患”新闻发布会

滨州民生 |  2025-07-20 16:09:48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5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滨州市2025年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不断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员工参与事故隐患排查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市不断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高景生先生,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旭东先生,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韩宝亮先生,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宋海军先生,现就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 高景生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安委会统一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时间节点推进,各有关企业结合实际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鼓励企业一线员工积极举报身边的事故隐患,对员工发现事故隐患向本企业报告,经核查情况属实的给予奖励,调动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一是建章立制,周密部署。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下发《关于推行企业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的通知》(滨安办发〔2023〕27号),就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作出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接续推进,要求重点行业领域6月底前、其他行业领域12月底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尽建,规范运行。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出应建奖励机制的生产经营单位14604家。

二是加强宣传,广泛发动。通过滨州市应急局微信公众号全文公布、一图读懂、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公布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3起,提高社会知晓度。印发《关于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宣贯工作的通知》,督促各行业领域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建立“三个一”(即开展一次动员部署会议、发放一张明白纸、企业开展一次内部培训)推进机制,有序推进企业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为各县市区印发宣传明白纸1万余份,并要求各县市区同步配套印发宣传明白纸及宣传海报。

三是加强督导,强力推进。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受理人员和报告途径,明确事故隐患报告奖励的问题情形和奖励标准,并对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实施台账管理,落实闭环整改。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采取职工大会、班组会、微信群、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解读本单位奖励机制有关内容。组织深入学习贯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进一步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质效。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每月调度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取得实效。

四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市应急局创新开展“标准化提升方法”和“九个一”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人一建议”活动明确要求企业全员参与,并对企业员工提出的内部隐患实施奖励。“一奖”,即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整治。坚持试点先行,按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辐射引领”思路,先后选取1351家企业分三批次开展试点,推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真正在一线落地开花。试点以来,召开经验交流会3次,邀请11家企业培训交流经验做法,开展“面对面”帮扶、“手把手”指导,每年组织暗访检查评估,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向前”的氛围。真正让安全责任落实由口头落到行动,安全生产从治标走向治本。

自2024年7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出台以来至2025年4月底,全市14604家生产经营单位中,已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生产经营单位12791家,内部报告问题隐患60773项,奖励金额299.58万元。

下一步,市应急局将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工作要求,发挥社会共治,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在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上持续发力,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滨州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国家、省对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发布人: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旭东

2024年7月22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要求2025年6月底前,推动煤矿、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含道路、铁路、民航、水上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施工(含隧道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燃气、渔业船舶、工贸、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2025年底前,推动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省政府安委会要求,2025年5月底前,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2025年11月底前,推动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目前,我市涉及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化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燃气、渔业船舶、金属冶炼、粉尘涉爆、电力等12个重点行业领域,重点行业领域已基本完成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硬性工作任务,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其他行业领域有关工作的推进落实,确保按照要求时间节点完成此项工作任务。

齐鲁晚报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该重点报告哪些事故隐患?

发布人: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韩宝亮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明确了报告内容,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从业人员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相应资质人员作业等。

二是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未按相关规范标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等。

三是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作业场所未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或许可,对作业场所风险评估不足,未对作业场所进行风险监测并设置有效的安全保障,对作业场所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其他危险作业,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等。

四是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包括未按规定排查整治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未建立和落实本单位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未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开展应急演练;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转包和违法分包施工情形,以及外包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等。

经济导报记者:

今年6月,是我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隐患”。请问我们滨州安全生产月期间,谋划哪些活动?

发布人: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 高景生

根据《滨州市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滨州市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谋划了以下活动 :

一是开展宣贯活动: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通过专题专栏转载相关报道,以理论文章、实践报道等形式宣传阐释。企事业单位组织“安全生产大家谈”等活动,观看主题宣传片、事故警示教育片等。
二是组织“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系列活动:开展安全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宣传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典型经验。通过多种方式宣传非法违法小化工等辨别方法,鼓励举报。针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宣传活动,组织“安全隐患随手拍”等活动,创作科普作品并广泛宣传。此外,还会结合督导检查等,曝光生产安全典型事故等,发挥警示作用。
三是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服务与演练:聚焦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开展“专家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诊断帮扶。6月中旬组织滨州市危险化学品泄漏着火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第七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竞赛。消防救援队伍对相关岗位人员开展消防专业培训。
四是精心组织“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围绕活动主题,组织线上线下安全宣传咨询活动,展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成果等,展示大型应急装备,邀请专家等解答安全隐患相关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身边安全隐患,提升公众隐患辨识能力。
五是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督促企业负责人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对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集中培训和应急演练。向农村居民普及安全隐患防范常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强化安全宣传阵地建设,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社区居民排查居家安全隐患。
六是加大应急安全科普力度:组织开展“全民安全公开课”等群众性活动,联合媒体推出系列节目和网络直播。举办滨州市第二届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开展科普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发挥应急科普教育基地等作用,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

责任编辑:杨屾

责任编辑:杨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