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庄村:“碎片地”变身一方综合体,安放城乡“两样梦”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衣春悦 向雨瑶 2025-07-18 11:24:20原创
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魏家庄村,曾是一个人均守着一分多地种粮的城郊村。村两委巧用土地资源整合“连环计”,将村庄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田园会客厅”,白天可采四季果蔬,乡村的夏夜也亮了灯。
共享菜园:碎片地拼出“QQ农场”
7月10日,站在生机盎然的共享菜园区,魏家庄村两委成员孟甜甜回忆起村庄曾经的景象:魏家庄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被交通要道和基础设施“切”得七零八落,人均只有一分多地。“地碎、人心散、收入微薄”是当时村庄的真实写照。
如何破局?村“两委”反复调研,最终将目光聚焦于脚下这片“碎片地”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田园情怀上。他们将村民手中零散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打造“上高庄园”田园综合体。
整合后的土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其中约30亩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块被精心打造成现实版“QQ农场”,并划分为许多规整的“小豆腐块儿”。孟甜甜介绍:“每块地10㎡,租金每年500元,30㎡起租。我们提供种子、农家肥和农具。如果客户没时间管理,还有专业‘田管家’代管、代收。”
“上高庄园”田园综合体的共享菜地。
起初,许多老人对将土地交给集体心存顾虑。但村两委算好了经济账。“土地首次流转价格为3000元/亩,每三年递增10%。”孟甜甜补充说,如今每亩流转费已达4390元。村民腾出时间后,还能在“上高庄园”打工,有双份收益。
城郊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如今转化成了优势。“上高庄园”距离泰安市区仅十几分钟车程,既满足城市居民便捷抵达的需求,又保留原汁原味的农耕体验。目前,土地认领已出租409户,年收租金超60万元。
城里人的田园梦与乡村的增收梦,一起在这里得到安放。
四季大棚:从“一季红”到“全年旺”
走出共享菜园,步入庄园的核心采摘区,41座大棚整齐排列。掀开保温帘,每个大棚生机盎然:沙瓤西瓜沉甸甸地躺在瓜蔓下,葡萄像宝石般成串悬挂,火龙果枝条上挂满玫红色的“小灯笼”,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以前搞采摘,可没现在这么红火。”“上高庄园”工作人员钱宝回忆,“最早也就种点草莓、葡萄,采摘期短,旺季一过就冷冷清清。”这种“单季火爆、长期冷清”的局面,曾是制约魏家庄村采摘经济发展的瓶颈。
大棚内葡萄像宝石般成串悬挂。
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四季有果,月月可采”,成为转型升级的关键。钱宝指着眼前硕果累累的大棚说,“村两委在大棚种植结构和品种选择上下了功夫,就是要让游客啥时候来,棚里都有新鲜货。”他如数家珍:眼下西瓜、哈密瓜、火龙果、无花果正当季,接着葡萄、梨就熟了,到了冬天,就是草莓“唱主角”。
连接四季的桥梁,还有新品种的引入和“科技范儿”的增加。魏家庄村牵手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智囊团”,在品种与技术两端发力:引入山农酥梨、妮娜皇后葡萄等明星品种;应用新型地下灌溉系统,节水10%、化肥减20%,换来西瓜糖度提升两个点、西红柿增产10%,农产品品质全面提升。
露营夜经济:点亮田园“新夜态”
过去,盛夏高温导致“上高庄园”白天资源空置、游客停留短。为破解困局,释放夜间消费潜力,魏家庄村抓住露营热潮,于今年5月推出“森卡庄园”露营项目,打造差异化夜间体验。夜幕降临,天幕帐篷下串灯如星,烧烤香气四溢,露天电影吸引驻足。由退役绿皮火车车厢改造而成的主题餐厅,更是成为园区亮点。
由退役绿皮火车车厢改造而成的主题餐厅。
“森咖庄园”露营地的打造,让“上高庄园”从单一的白日农业体验点,升级为全天候、多维度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游客白天在大棚里采摘完新鲜瓜果,晚上就可以直接在我们的露营区享用,或者交给火车餐厅加工。”孟甜甜补充道,“我们还推出了‘采摘+露营+餐饮’的联票套餐,一站式解决游客的吃、玩、游、购需求,构建起‘采摘+露营+餐饮’的深度体验闭环。”
游客从单纯采摘转向深度体验,显著提升了二次消费。晚间七八点钟,“上高庄园”依旧人气旺盛,星空下的田园凉风与欢声笑语,既驱散暑热,也点燃了消费新热点。孟甜甜介绍,“五一”“端午”假期,“上高庄园”一度占据了泰安市“抖音吃喝玩乐榜”首位,营业两个月多的时间,平台套票销售超1500单。露营基地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接待市民近万人,销售收入达到40万元。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衣春悦 向雨瑶 通讯员 付刚 谢梦真)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