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烟台昆嵛山保护区:筑牢生态屏障 擦亮绿色名片

大众新闻    2025-07-17 13:53:00原创

昆嵛山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横跨烟台、威海两地,是山东省唯一一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它是暖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4条河流发源地,涵养了下游众多水库塘坝,是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命环境支撑系统,每年在保持水土、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等生态服务功能上,创造直接生态价值超过12亿元。

为全方位严格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昆嵛山保护区对核心区、缓冲区实施封藏式保护,严禁人类干扰;对实验区实施预防式保护,禁止侵占生态空间;对外围保护带实施战略式保护,禁止破坏地貌和伤害原生物种,控制人口存量,全方位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防火队伍

昆嵛山地势险要,地位重要,植被茂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扑救难度大,影响大。保护区内16处护林点32名护林员全年每天24小时值守,6处景区入口检查站、9处主干道检查、157处分支路值守卡口、14处固定岗、27处流动哨、4处瞭望台严格落实巡护管控责任,大风天气等关键时段机关干部全员下沉林缘60个巡逻网格。建成集森林防火、治安管控、旅游管理、科研监测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昆嵛山数字信息中心,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搭载高山森林防火高清监控15部、治安视频监控946部、治安卡口20处、人脸识别21部、电子围栏10处,安装森林防火智能语音监控卡口329个,基本实现全覆盖。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昆嵛山保护区将生态旅游范围严格控制在实验区内,实施容量控制,每年冬春“封园养护”不少于3个月。投入9000万元,合理补偿、有序拆除保护区内及周边219个畜禽养殖大棚。拆除8处拦水坝,消除水坝对自然溪流水质的影响。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非法开矿、采石挖沙、乱砍滥伐、盗捕盗猎、水体污染等行为,依法关停、取缔保护区内所有采矿点、探矿点。全面启动废弃矿点、裸露山体、残破地貌生态恢复工作,投入5100万元,完成31处废弃矿点治理、2处地质灾害治理、2处地质遗迹保护工程。2019年6月成立昆嵛山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依法审理涉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案件,通过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保护相关法规政策,提高民众生态保护意识。

农户、生长环境、生产过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地实施“生态惠民”工程,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依赖。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健康的山地农业、果业。每年安排约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发展特色生态农果业,已培育出昆嵛金米银米、金果雪果、烟薯25等特色农产品。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全域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程,让自然村落“各美其美”,先后培育打造出18个生态文明样板村。借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自然禀赋,在保护区外围保护带建成“桃园林家乐乡村旅游”示范村,在全区规范发展“林家乐”示范片、示范户,为游客提供生态采摘、特色餐饮、休闲民宿等服务。

2023年1月,昆嵛山保护区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登簿,成为全国首批、省内首个拥有“户口本”的生态空间。2024年9月,成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荣获“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荣誉称号。

(推荐单位:烟台市林业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