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潍坊皇华镇:发展榛子全产业链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大众新闻 2025-07-17 11:48:08原创
皇华镇是山东省潍坊诸城市的一个古镇,这里地处山区,曾经面临土地瘠薄,基础设施差,投入不够,人才流失,种植传统作物收益低等困境,致使很多旱、薄、沟、坡地被荒弃,很多百姓生活在贫困边缘。每年清明期间,不时发生森林火灾。这些荒山不仅没给林农带来收入,还给村里增加了森林防火的压力。
荒山改造前。程相义 摄
荒山改造后。程相义 摄
近年来,皇华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推进“乡村振兴”、创新“诸城模式”进程中,坚持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以农业“新六产”为主攻方向,将发展特色经济林作为践行“两山”理论、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拓展了加快区域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诸城市积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将一家一户的林业资源和山岭薄地集中登记造册,以村集体为单位集中与林业龙头企业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承包协议。以“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高端化开发、品牌化推广、融合化发展”为方向,将闲散、荒废的林地、荒地进行集中经营,建设生态林场,转换为资产,增加了集体、林农收益。
游客到万亩榛子示范基地采摘榛子鲜果。程相义 摄
经过多年改造,皇华镇生态产品数量和治理均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了以华山万亩榛子示范基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皇华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6.8%,林木绿化率42.25%,为区域提供了水源涵养、净化空气、降噪除尘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了以青墩子水库、莎沟水库、焦家庄子水库和华山湖为主体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集库塘湿地保护、生态修复、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胜地,野生鸟类和爬行、哺乳类动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自动榛子乳生产线。程相义 摄
通过发展榛子产业,皇华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积极帮扶乡亲,为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种地靠天吃饭和饮水“用水难”, 在胡沟南岭和东岭投资800余万元新建水库6座,新建扬水站1座,铺设供水管道12000米和滴灌设施,无偿供周边村民浇地、植树,使周边300亩小米种植园和200亩玉米喜获丰收;同时垒砌排水沟1100米,安装自来水主管道1000米、支管道2200米、入户管道2500米,使自来水入户,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投资200万元修环山路和联村道路18公里,交通不便困扰了几辈子山区群众的难题得到破解。对转让土地的农民,安排在园区内当工人,每人年薪3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为周边村民带来600万元的收益。还安置无技能、无特长、家庭脱离不开、家庭困难劳动力500多人,直接收益1000万元,大大改善了山区人们的物质生活,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推荐单位: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