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激活绿水青山的“绿色动能”——青岛以生态优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众新闻 2025-07-17 11:47:33原创
青岛西海岸杨家山里地处山区,耕地缺乏,无产业发展基础,探索新的转型发展道路迫在眉睫。但是面临土地资源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建设用地匮乏、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杨家山里所在地区通过整合森林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提高土地流转率,实现了土地资源集聚规模化经营。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森林旅游、红色旅游和生态产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计和利益,破解了资源改革难题,促进了乡村振兴。
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农户是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户通过参与林下种植、养殖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以林下种植中草药为例,平均每户年收入达到5万元,比传统农业种植收入高出3倍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2万元增至3.6万元,80%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同时,农户还通过参与生态旅游服务,如农家乐、民宿等,实现了多元化增收。通过青岛市首家乡村振兴一体化运营平台--杨家山里一体化运营平台,成为“政企村民”四方互惠合作、共建共享的新起点。聘请返乡青年100余人带动创业,成立21个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为片区及周边村庄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人,吸引村民以资金、土地等入股307户,带动村民致富。建立“企业保底收益+村民按股分红+产品溢价分成”分配机制,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激发内生动力。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双赢。以林地资源为核心,通过“保生态、活资源、创价值”的三步策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通过林下经济作物覆盖,地表径流减少45%,土壤侵蚀模数下降至500吨/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5%;水源涵养能力提升30%,为周边农田提供稳定灌溉。通过“三产联动”,片区年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较开发前增长46%。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5%,2024年杨家山里片区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民宿、餐饮等订单同比增长超30%,旅游收入超1亿元。九上沟获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成为山东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其“林权入股+保底分红”模式被纳入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库。
赋能乡村振兴增活力。杨家山里坚持“原山原水原生态”原则,整合山林、溪流、古村资源,构建“林+旅+文”产业体系。依托樱桃林发展采摘经济;利用林间空地建设田园会客厅,集农产品展销、研学体验、休闲餐饮于一体。同时,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影视拍摄基地,先后吸引《温暖的味道》《南来北往》等取景拍摄。以青岛融源杨家山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模式。企业负责品牌策划、活动运营(如田园生活节、新春游园会等),村民通过开办民宿、农家宴、手工艺品作坊等方式参与产业链。通过基础设施提升、景观打造、品牌民宿引导以及营销宣传,“杨家山里”名声越来越响,全年游客突破20万人次,其中,樱花季游客超过3万人次,樱桃节游客超过10万人次,月季山景区超过10万人次,春季赏花、夏季吃果、秋季品味、冬季滑雪,一年四季游人不绝。
念好“山”字经,做好“绿”文章。从“绿山头”迈向“富口袋”,林下经济让越来越多的乡村美起来、富起来、旺起来。以林药、林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代表的林下经济生态红利,惠及越来越多的乡村群众。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两山”转化贡献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推荐单位: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