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烟台人骄傲的百年品牌 正在重新定义“中国时间”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7-16 17:50:34原创

大众网记者 崔荔媛 烟台报道

7月10日,“百年北极星·奋进新征程”战略发展大会在烟台东山宾馆举行。大会以“点亮北极星 时刻中国心”为主题,重磅发布“机心为基、一体两翼”北极星发展战略,现场签订钟表智造升级产教融合协议,并推出“向智”“向新”发展路线图,全面开启百年品牌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作为烟台工业发展的见证者,这颗“北极星”,正以全新姿态点亮智造新时代。

从“实业救国”到“智造报国”

当我们回望北极星110年的发展轨迹,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工业奋进史!

1915年,爱国实业家李东山在烟台创办“宝时造钟厂”,以“实业救国”的赤诚,开启了中国机械制钟工业的新纪元。

1930年起,宝时造钟厂在北京、天津、上海、丹东等地兴业办厂,推动机械制钟技艺在中国传播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北极星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曲折中摸索、在困难中奋起,在希望中前进,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攻克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出我国第一台舰船子母钟系统,迈出了民族工业化的铿锵步履。

新时代的北极星,更是锚定“向新、向效、向智、向绿”四向发力:改革破局,推进混改,激活百年品牌新动能;智造升级,进军军工、医疗、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文化传承,以工匠精神诠释“中国时间”,服务国计民生。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徐祥楠在会上表示,北极星钟表用百余年时光,走出了一条民族品牌从觉醒到崛起的荣光之路,书写了一部中国钟表工业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诗。

没错!北极星的110年,不仅是烟台工业精神的缩影,更是中国钟表业从追赶到引领的生动注脚。

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

值得铭记的是,尽管“北极星”这个百年老字号也曾面临发展困境,但“她”却以凤凰涅槃的勇气,通过引入战略投资实现“逆生长”——国丰控股的资本赋能让老树发新枝,孔雀表业的技术协同使枯木又逢春。

2019年,北极星公司深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制定了“解困+重组+混改”三步走改革方案;2022年成功引入行业龙头孔雀集团,经过一系列改革,迅速走上正轨、扭亏为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886万元、增长86%,净利润1000多万元。

从“解困+重组+混改”的顶层设计,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关键举措,再到国丰集团的纾困支持,北极星的成功突围,关键在于没有花架子,就是实打实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

北极星面对高达96%的资产负债率和诸多历史遗留问题,首先通过4500万元纾困资金妥善解决债务问题,并以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实现资本结构优化,使净资产由484万元增至4984万元;同时实施业务板块重组,将主营业务划分为钟表、计时系统和同步设备三大领域,在确保员工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完成了组织架构调整。

“如今的北极星,已卸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再出发,为企业实现真正的破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北极星集团品牌总监马英欢说道。

从“机芯立本”到“两翼腾飞”

大会发布的“机心为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是北极星基于国家战略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锚定的核心未来规划。对此,北极星集团品牌总监马英欢做了详细解释:“机心为基”战略,是以北极星最具优势的机械钟表机芯制造为根基。“一体”指的是构建完整的精密制造体系,而“两翼”则代表双轮驱动——一翼聚焦钟表、手表及时间同步系统等终端产品,另一翼拓展精密制造产业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北极星在谋划未来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来时的路。

马英欢特别强调,企业将坚守“匠心可靠”的百年承诺,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以“文化为魂”锚定品牌差异化突围路径,将百年工业底蕴转化为“中国时间”的文化话语权,以深厚的历史文脉与东方智慧构建品牌溢价的软实力体系,依托升级改造后的工业遗产与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形成联动载体,打造“钟表文化工业研学基地”,弘扬钟表文化,用“中国时间”讲述“中国文化”故事,在全球市场书写属于中国钟表的文化叙事。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用三个“城市”概括北极星的发展意义:“北极星钟表作为百年老字号制造业品牌,传承了烟台实业报国的城市基因,弘扬了烟台改革开放的城市精神,彰显了烟台开拓创新的城市品格,走出了一条在坚守中求变、在传承中创新的品牌振兴之路。”这个评价,道出了北极星与烟台这座城市血脉相连的深厚渊源。

未来,这颗“北极星”仍将闪耀。在智能时代,它或许会以新的姿态继续讲述时间的故事,但那份对精密的执着、对匠心的坚守,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的齿轮里,转动着烟台的记忆,也承载着中国钟表业的百年荣光。

责任编辑:李波